-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氢光谱是所有元素的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在可见光区,它的光谱只由几根分立的线状谱线组成,其波长和代号如下所示: 谱线 Hα Hβ Hγ Hδ H? … 编号(n) 1 2 3 4 5 … 波长/nm 656.279 486.133 434.048 410.175 397.009 … 从红到紫,谱线的波长间隔越来越小。n5的谱线密得用肉眼几乎难以区分。 ? 1883年,瑞士的巴尔麦(J.J.Balmer 1825-1898)发现,谱线波长(λ)与编号(n)之间存在如下经验方程: ? 波函数角度部分图示 波函数的角度部分图Yl,m(?,?)与主量子数无关,如:1s,2s,3s其角度分布图都是完全相同的球面。 ●前面我们介绍的R函数的图象不重要。D(r)=4?r2R2(r)。D函数(许多书上把这种函数称为电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是离核r“无限薄球壳”里电子出现的几率(几率等于几率密度乘体积,这里的体积就是极薄球壳的体积)。 ● D值越大表明在这个球壳里电子出现的几率越大。因而D函数可以称为电子球面几率图象(“球面”是“无限薄球壳”的形象语言)。氢原子的电子处于1s,2s,2p,3s,3p,3d等轨道的D函数图象。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D函数图象 其余两个电子对所选定的电子的排斥作用,认为是它们屏蔽或削弱了原子核对选定电子的吸引作用。 ● 钻穿效应 为什么电子在填充时会发生能级交错现象? 这是因4s电子具有比3d电子较大的穿透内层电子而被核吸引的能力(钻穿效应)。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 周期系中有约20个元素的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electron configuration,又叫构型或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其中的常见元素是: 元素 按构造原理的组态 实测组态 24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1s22s22p63s23p63d54s1 29Cu 1s22s22p63s23p63d9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2Mo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45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55s1 47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95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 79Au 1s2···4s24p64d104f145s25p65d96s1 1s2···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1 ●第五周期过渡金属原子的4d能级和5s能级的轨道能差别较小,导致5s1构型比5s2构型的能量更低。第六周期,其过渡金属的电子组态多数遵循构造原理,可归咎为6s能级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大,与这种现象相关的还有第6周期p区元素的所谓“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 6s2惰性电子对效应:由于6s电子相对于5d电子有更强的钻穿效应,受到原子核的有效吸引更大。 ● 惰性电子对效应致使核外电子向原子核紧缩,整个原子的能量下降。6s2惰性电子对效应对第六周期元素许多性质也有明显影响,如原子半径、过渡后元素的低价稳定性、汞在常温下呈液态等等。 ● 实验还表明,当电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时,总是首先失去最外层电子,因此,副族元素基态正离子的电子组态不符合构造原理。例: 元素 电中性原子 正离子 价电子组态 Fe 3d64s2 Fe2+ 3d6 Fe3+ 3d5 Cu 3d104s1 Cu+ 3d10 Cu2+ 3d9 ● 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将电中性原子和正离子的电子组态的差异总结为: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符合(n+0.7l)的顺序,基态正离子的电子组态符合(n+0.4l)的顺序(n和l分别是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 维尔纳长式周期表 电子云的径向部分图示 ● 从图中看到,D函数图象是峰形的,峰数恰等于相应能级的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 l 之差(n–l)。 ● 氢原子的1s电子的D函数图象表明,该电子在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行中鸟击的危害与防范(共48张PPT).ppt VIP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先辈伟人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5.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3.pdf VIP
- 医疗文书书写及规范.ppt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追寻伟人足迹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力CPCD35-KU5Y4G3 叉车零件图册l.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2.pdf VIP
- 课前小游戏-看字说颜色(必须wps打开).pptx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