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抗原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人工结合抗原 2.半抗原与载体概念的提出 3.载体效应 初次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种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原的再次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载体效应 载体现象的发现进一步证明,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主要和免疫原的载体相互作用,而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则和完整抗原的半抗原决定簇相互作用。 Mitchison等在70年代阐明了载体效应的细胞学基础: 半抗原-载体概念,可解释为什么低分子量化合物与体内载体蛋白质分子结合诱发超敏性反应产生的药物过敏症。 如苯胺类染料、镇静剂司眠脲、退热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以及多种抗生素分解产物等是诱发药物过敏症的原因。 任何一个完全抗原都可以看作是由半抗原和载体组成的 第四节 抗原组学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 蛋白质组学: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抗原组:是指所有编码的病原生物的抗原蛋白阵列,鉴定病原生物的全部抗原上的抗体结合表位就是抗原表位组学。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病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反向疫苗学:通过对基因组信息的分析,筛选候选蛋白质抗原的方法 * * * * * * * * 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类 简单半抗原:可与特异性抗体发生不可见反应,但能阻断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复合半抗原:与抗体能发生可见反应 * 2. 抗原无需处理,直接与MHC-II类分子和TCR-V?结合。 3. 无MHC限制性,同MHC-II类分子结合,增加TCR与SAg的亲和力。 4. 可激活T细胞,又可致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或抑制。 种类:外源性超抗原:如金葡菌肠毒素; 内源性超抗原:如病毒蛋白等; 意义:诱导T细胞耐受;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 超抗原激活多克隆示意图 普通抗原 单克隆/寡克隆 T 细胞应答 1:104 - 1:105 超抗原 多克隆T 细胞应答 1:4 - 1:10 超抗原作用示意图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其编码的分子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参与抗原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不同种类哺乳动物MHC及其编码产物的名称各异。 MHC 共分成三类: 第一型:MHC class I(MHC I)位于一般细胞表面上,可以提供一般细胞内的一些状况,比如该细胞遭受病毒感染,则向病毒外膜碎片的氨基酸链透过MHC提示在细胞外侧,可以供杀手T细胞等辨识,以进行扑杀。 第二型:MHC class Ⅱ(MHC Ⅱ)只位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如巨噬细胞等。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提示给辅助T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第三型: MHC class Ⅲ (MHC Ⅲ) 主要编码补体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 APC是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能力的细胞,它本身是先天免疫(固有免疫)的一部分。其表面表达的MHCⅡ类分子,能摄取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加工成短肽段,呈递给T细胞,因此又是获得性免疫的启动者。 通常所说的抗原提呈细胞多指的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s)、B淋巴细胞等能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即所谓的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 普通抗原与超抗原不同识别机制的比较 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特性比较 第二节 抗原的分子基础 构成抗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并非任何物质都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1)分子组成 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0000者,可含有大量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是最强的免疫原。如异种血清蛋白、酶蛋白及细菌毒等,是强免疫原蛋白质的例子。 多糖是重要的天然抗原,纯化多糖或糖蛋白、脂蛋白以及糖脂蛋白等复合物中的糖分子部分都具有免疫原性。在自然界,许多微生物有富含多糖的荚膜或胞壁,细菌内毒素是脂多糖,以及一些血型抗原(A、B、C、H)也是多糖。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