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视听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要内容;5.1 视觉系统概要;视觉系统;一、眼球的光学系统;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通过角膜、房水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像的大小可用如下关系式求出:
物的大小/像的大小=物的距离/像的矩离
对各种物距的像距可以从标准关系式求出:
;眼的调节;人眼的视近调节 ;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瞳孔的调节;两眼球会聚;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二、视觉信息的传递通道;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数量 多(1.2×108) 少(6×106)
外段 呈圆柱 呈圆锥
分布 周边部 中央凹
连接 会聚式 单线式
视色素 视紫红质 三种视锥色素
功能 晚光觉 昼光觉
无色觉 有色觉
分辨力低 分辨力高;;?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两种相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存在;;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是由于它们含有视色素(即为感光物质)的缘故。
视杆细胞内视色素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对波长为500nm(蓝绿色)的光线吸收能力最强。
视锥细胞内也含有特殊的视色素。在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中,即为感红、感绿和感蓝的视锥细胞。 ;视色素的光化学反应;暗适应和明适应;人视网膜中三种不同视锥细胞
对不同波长光的相对敏感性;色盲:缺乏某种或某些视锥细胞色弱:某种或某些视锥细胞光反应较弱;;视网膜中的信息传递;视觉信息的传递通道;视交叉;外侧漆状体不单单是视觉信息的中继站,它能对所通过的视觉信息进行处理。视网膜上的各点与外侧漆状体或视区上的各点之间有明确的连续对应关系。;三、视细胞模型;Normann和Werblin通过测定蝾螈视网膜视锥和视杆细胞内电位,得出下列关系式:
其中n的值在0.7-1.0的范围,随实验中刺激光持续时间长短而变化,当持续时间为100ms时,n=1.0,当持续时间为2s时,n=0.7。而Vmax和σ为常数,I表示光照强度。;实验测定在各种反应状态下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光反应的输出曲线。
由图可见,即使改变视锥细胞的适应光水平,它的振幅-强度曲线只随适应光水平不同而左右移动,而曲线的形状(S形)不变。;5.2 在视网膜和外侧漆状体的信息加工;一、侧抑制;视网膜由许多小的光敏神经细胞组成。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激活单独一个细胞是不可能的,某个细胞的激活总会影响邻近的细胞。
他们发现,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反应时,再刺激它邻近细胞,反应会减弱。也就是说,周围的细胞抑制了它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侧抑制” 。;一、侧抑制;对于一对相互抑制的单元来说,有下列方程组:;空间总和作用;二、感受野;感受野;感受野之所以能参与信息处理过程,在于它的不均匀性。
在一个感受野内,如果改变刺激的部位,反应也就发生变化;当在感受野内给两个以上的刺激时,反应的效果有互相增强的,也有互相抵消的。
越接近大脑中枢部分,神经元的感受野就越复杂。;观察动物视觉系统的感受野的实验;在屏幕的各个部位上给予光点,研究神经节细胞有什么样的反应。
on反应:+号表示在给光的瞬间,细胞的反应增强;
off反应:-号表示在给光的瞬间,反应受到抑制,而在撤光的瞬间反应却增强了。;视网膜神经节感受野的特征:on反应的区域和off反应的区域呈同心圆分布,形成中心部和周边部。
当刺激光恰好只覆盖on中心型感受野的中心部时,所得到的反应最大;当均匀的刺激光既照射中心部又同时覆盖周边部时,由于周边部的反应可抵消部分中心部的反应,则所得到的反应变弱。
因此,认为on中心型或off中心型的感受野,都是由一种侧抑制的机制形成的。;外侧漆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可观察到同心圆形状的on中心型或off中心型感受野。
但一到大脑皮层视区神经元,就可以观察到感受野的形状和特性是各种各样的。;5.3 大脑视区的信息加工;一、大脑视区感受野分类 ;简单型细胞;简单型细胞;简单型细胞;复杂型细胞;超复杂细胞;二、特征提取机制的模型;U0层是把光感受器(模拟视细胞)排列成棋盘格状的光感受器层。
U1层是对比度检测层。
U2层是简单直线检测层,对应于大脑视区的简单型细胞。
U3层是复杂型直线检测层,它对应于皮层视区的复杂型细胞。
U4层细胞具有与低级超复杂型细胞相似的性质,它对U3层检出的直线的弯曲情况显示反应。
U5层的细胞是把U4层细胞中感受野中心位置相同的全部输出加在一起,作为它的输入。相当于高级超复杂型细胞。;;5.4 听觉功能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信行业]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及干扰.pptx VIP
- (课堂教学课件4)七颗钻石.ppt VIP
- Unit 1 长难句分析讲义--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 VIP
- 2025及以后5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docx
- 常见微生物与相关疾病.ppt VIP
- 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 VIP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8课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pptx VIP
- 2023年绵阳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oc VIP
- 二下数学混合运算看图列综合算式专项题型练习(含答案12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