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将和欧冶是钢铁冶炼开创者的代表.doc
干将和欧冶是钢铁冶炼开创者的代表
张 橙 华
苏州大学 物理系
干将和欧冶是众所周知的吴越制剑名匠,关于他们所制的剑到底是青铜的还是钢铁的,历来见仁见智看法不同。由于《越绝书》讲欧冶以铜、锡作原料,并且迄今出土的吴越兵器都是青铜的,所以不少人认为干将、欧冶制的是青铜剑,至于该书中两人为楚王制铁剑之事就避而不谈了。也有人如顾颉刚(1)和李约瑟(2)相信干将炼铁之说,顾颉刚还亲自到相门外寻找过干将墓与欧冶庙。但他们没有解释为何炼铁时要加入金英(铜矿)。部分作者在谈及干将剑时含糊其辞,只说是锋利宝剑,不去说明是铁的还是铜的;有些著作就干脆回避此事。
60年代和70年代中,在六合县的两处吴墓中分别出土了铁条和铁丸(3),80年代又在曾为吴国管辖的皖南铜陵市和南陵县发现了大规模古硫化铜矿址(4)。结合这两项重大考古成就,对《越绝书》与《吴越春秋》再作全面理解,并参考宋代沈括对古钢剑的认识,可以认定干将、欧冶炼成了钢剑。试作具体分析如下。
一、由炼铜到炼铁的过渡
吴地先民以制几何纹硬陶著称,用柴草烧制陶器时窑温可达1000 C,这已符合炼铜的要求。吴越两地都能炼铜铸器,《考工记》赞曰“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此句除了由吴越出土铜器及各地零星铜矿可以说明外,更为皖南大型古铜矿遗址所证实。郭沫若曾猜测“吴越大概是发明冶金术最早的地方。(5)”关于吴越青铜武器已有许多论著(6),说明吴地早有很好的冶铜基础。
位于皖南的西周古铜矿主要是含铁的黄铜矿(CuFeS2)。那里还出土了古代冰铜,这是用硫化矿炼铜的中间产品。贵池县的古冰铜锭含铁超过30%(7),因表面有铁锈最初曾被误认为是铁锭。铜陵市古代炼铜遗址上的古炼渣因呈黑色一直被当地群众称为“铁屎”。绍兴的铜矿亦为硫化矿(8),也是铜铁共存其中。这与大冶的氧化矿不同,冶炼经过也有区别。当时炼铜用的还原剂是炭,它同样也可还原铁,只要在炼铜的竖炉里加入含铁较多的矿石或含铁的炼铜弃渣,适当地提高炉温,就可以炼出铁来。由此可见,吴越都具备了由炼铜发展到炼铁的客观条件。
人类最早使用的铁器是用自天而降的陨铁制成的,如商代铁刃铜钺。关于铁的记载始见于春秋时期各种史籍,如《左传》、《孟子》、《管子》等,唐际根对此已作了较系统的整理(9)。至于炼铁的具体记述则首推《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与《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下文中分别简称为《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正是炼铁所需的高温及由此引起的困难远超过当时常见的炼铜,古人才会如此惊讶赞叹,壮观的场面甚至被描述成神话。《吴越春秋》所说:“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因为江南缺少富铁矿,须从各处去收集含铁较多的矿石即“铁精”(含铁量高的矿石较重),“金英”即黄铜矿,同时也说明这时刚从炼铜到发展到炼铁,在铁器时代的初期尚未认识到加入黄铜矿并非炼铁所必需,或许是因为未找到富铁矿,只能以黄铜矿及黄铁矿充作炼铁原料。“候天伺地,阴阳同光”是选择合适的天气与地点(可能是较高的气温与避风的地方)有利于提高炉温,炉火非常旺使晚上(阴)被照得与白天(阳)一样亮。烟雾上升与空中云气相接,使古人产生了“百神临观,天气下降”的感觉。烟雾多而火光亮,可能是在烧柴草,其温度并不太高,炼了三个月仍然“金铁之精,不销沦流”,是因为炉温刚到1000 C,在这个温度上铁的还原速度极慢,更不能熔化。莫邪就“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代替以人殉炉的原始崇拜。认为这是为了增加铁内碳的含量的解释未必合适,因炉中本有炭,渗碳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炉温高低;李约瑟认为是增加了磷,可降低生铁的熔点(10)。重要的是,干将加强了鼓风,“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用炭作燃料时烟与火焰都少而温度更高;鼓风能加速燃烧,且气流穿透力增强后可采用较大的炉膛又进一步提高炉温。炉温升高后铁的还原速度加快,“金铁乃濡,遂以成剑”。“濡”反映的是固态下还原成的铁开始软化(在近代炼铁炉的高温下才有铁水奔流)。人类最初这样炼成的铁称为海绵铁或块炼铁(11),其含碳量低于万分之四,比较软,须在炉中多渗些碳成为块炼钢才能用于制武器。“金铁乃濡”也可能是指铜与铁复合成剑。《吴越春秋》所描述的是干将炼钢铁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次,其要点是通过鼓橐装炭提高了炉温,但在此之前也可能已对炼铁有一定的认识。
尽管尚未有吴国铁兵器出土,但在“吴王之 ”的墓中发现的铁条、铁丸属于全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经鉴定,六合铁条是块炼铁锻打成的(12),这说明吴国确已开始炼块炼铁,且已对铁作锻打加工。锻打可挤出杂质从而使铁的质地致密,反复锻打则是制造“百炼钢”的要点。六合铁丸是白口铁即碳化三铁和铁奥氏体在1150 C下生成的共晶,质硬而脆,这是生铁的一种,白口铁在后世是用于铸造农具及炼钢的原料。吴墓中发现的白口铁说明当时已达到了1150 C的炉温。
《越绝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