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对黄颡鱼养殖池塘生态调控的影1精编.docVIP

鲢对黄颡鱼养殖池塘生态调控的影1精编.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鲢对黄颡鱼养殖池塘生态调控的影响 彭刚、蔡永祥、宣云峰、陈校辉、王明华 一、材料与方法 ㈠试验材料: 池塘条件 在江苏省吴江市水产养殖公司试验基地进行,池塘采光好,四周无遮蔽物,进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长宽比2:1,面积533㎡,水深1.40m. 试验用鱼 黄颡鱼平均规格35±2g/尾,鲢平均规格50±3g/尾,鱼体健康,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伤病。 ㈡试验法方法 1、试验设计和管理 试验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进水。设置两个池塘,分别为试验池1个和对照池1个。两个黄颡鱼放养量相同,每池950尾。在试验池塘中放养鲢100尾,饲养管理等方法一致。 2、测定和分析方法 试验开始于2007年6月20日,放鱼后,每20天测定:总N、总P、COD、叶绿素、透明度、溶氧、鉴别浮游动植物种类组成。 COD测定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总N测定方法: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P测定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a测定方法:热乙醇法 透明度测定方法:Hecchi盘测定法 溶氧测定方法:溶氧仪测定 浮游动植物定性定量统计:采用实验室镜检,观察浓缩水样(金相灿、屠清瑛,1990;张觉民、何志辉,1991) 二、结果 ㈠鲢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放养鲢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见表1. 原生动物数量在浮游动物中比重最大,但对总体的生物量影响较小。浮游动物的数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试验池中原生动物、轮虫的数量都低于未放鲢的对照池。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试验池的枝角类、桡足类的数量都低于对照池。 说明鲢对原生动物、轮虫有较强的控制力。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枝角类和桡足类。 表1 浮游动物测定结果 试验时间 池塘 浮游动物密度(个/L) 浮游动物生物量(㎎/L) 原生动物 轮虫 枝角类 桡足类 6.20 试验池 374 285 141 230 10.02 对照池 462 427 132 307 12.30 7、10 试验池 487 421 175 208 9.19 对照池 916 728 413 327 18.84 7、30 试验池 733 152 369 97 11.18 对照池 887 305 260 337 15.66 8、20 试验池 675 357 118 344 13.07 对照池 309 240 197 265 12.15 9、10 试验池 2476 287 56 67 3.54 对照池 4214 391 107 211 9.07 9、30 试验池 2130 547 22 123 4.74 对照池 2398 702 51 87 4.44 10、20 试验池 3800 212 38 27 1.97 对照池 6112 753 49 83 4.68 11、10 试验池 1145 189 75 43 3.04 对照池 2465 225 54 159 8.10 ㈡鲢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1、鲢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种类组成的影响 在整个试验过程,试验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均低于对照池。试验初期优势种为铜绿微蘘藻和平裂藻,蓝藻在浮游植物中占较大比重。随着温度的升高微蘘藻的密度和生物量不断升高。 【试验池内出现较轻微的“水华”现象;未放鲢的对照池的水华更严重;鲢对蓝绿藻密度和生物量的控制较为明显; 但鲢对裸藻的控制力不强,裸藻中的【圆柱扁裸藻】占较大优势,鲢不喜食; 鲢也不能显著降低甲藻、隐藻的密度和生物量。】 2、鲢对叶绿素a和透明度的影响 养殖水体的的叶绿素a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整个试验过程变化范围在7.38~63.01цg/L,呈正相关关系。水体的温度、透明度呈负相关关系。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池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池(试验池: 试验自6月20日开始,试验池在试验开始时的叶绿素a含量稍高于7.38цg/L;试验池在7月30日时叶绿素a含量达到最高40цg/L;11月10日试验结束时叶绿素a含量7.38цg/L. 对照池: 试验自6月20日开始,试验池在试验开始时的叶绿素a含量稍高于7.38цg/L;对照池在7月30日时叶绿素a含量达到最高63.01цg/L;11月10日试验结束时叶绿素a含量7.38цg/L)。 透明度大部分时间高于对照池。 表2浮游植物测定结果 试验时间 池塘 浮游植物生物量(㎎/L 蓝藻 绿藻 裸藻 硅藻 其它 总计 6.20 试验池 7.35 1.28 4.89 0.05 2.44 16.01 对照池 6.31 0.89 5.17 0.10 1.79 14.26 7、10 试验池 11.71 1.57 4.97 0.13 3.08 21.46 对照池 10.60 2.5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