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基于梅乡文化的校本开发与实践研究精编.doc

农村小学基于梅乡文化的校本开发与实践研究精编.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基于梅乡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摘? 要]萧山区进化镇为“浙江省青梅之乡”,曾几何时,在进化这块神奇、丰沃的土地上,已悄悄地孕育了独具风味的梅乡文化。萧山区进化二小以崭新的课程理念,积极“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对学校情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筛选出梅乡文化这一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该报告阐述了萧山区进化二小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走进梅乡》校本课程的背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与反思。 ????[关键词] 梅乡文化?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一、???? 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萧山区进化二小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当地人文资源优势,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萧山区进化二小近十几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历史。校舍从村落祠堂改变为目前设施齐全、造型气派的新教学大楼,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并且随着设点布局的调整,学校现有64名教师、1100名学生,学校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前几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还很封闭、落后,抽考、统考成绩是评价学生与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的兴奋点就是教学质量监控后的排名,名次好“一俊遮百丑”,名次差则前功尽弃百口难辩,造成了学生疲于题海战术教师苦于加班加点的被动局面。学校缺乏生机与活力,工作上不了层次,更谈不上特色,就连年度考核的总分也不高。针对这种尴尬的处境,领导班子心急如焚,教师群体迷茫观望。 而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名校长们独特的办学理念、众多名校显著的办学特色吸引着我们的耳目,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宣传、贯彻,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不进行深刻的反思:进化二小到底向何处发展?基础教育的性质、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痛定思痛,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做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层次,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做为一项重要策略来抓,提出了“以梅乡文化为依托,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 (二) 有可利用的人文资源优势。 我校地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进化镇,进化镇青山如屏,溪流似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人文资源底蕴深厚。全镇共有茅湾里印纹陶窑址等5个省、市文保单位。据笔者统计进化镇有如下人文资源、自然景观可供开发、利用。 类??? 别 基 本 类 型 景?????? 点?????? 名? ?????称 地文景观 名山、奇石 青化山、大岩山、琴石天乐 水域风光 湖泊、泉 盛家坞水库、洪井清泉、城山清泉、青化清泉、“欢潭” 生物景观 森林古树 诸坞梅海、进化古樟、千年罗汉松 古迹与建筑 文化遗址、宗教建筑 茅湾里印纹窑址、报恩寺、大岩寺 园林、桥 八角亭、麻溪坝桥、三视桥 基地名建筑 石柱宗陵、平阳古戏台、葛氏宗祠、葛云飞故居、汤寿潜故居、汤氏宗祠 传统街区 山头埠古街 纪念性建筑 葛云飞故里表、汤寿潜纪念碑 特别是进化肥沃而又稍带粘性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青梅种植。据考证,宋太祖年间,进化就开始种青梅,至今青梅种植面积已达10000多亩。1998年,进化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省青梅之乡”。近年来进化的“十里梅海”已悄然成为人们寻梅探春的好去处。每逢梅花绽放时节,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纷至沓来。进化的老百姓已和梅成了“亲”。田头地间,茶余饭后,人们的话题离不了梅,一年四季的农事安排,人们忘不了梅。曾几何时,在进化这块神奇、丰沃的土地上,已悄悄地孕育了独具风味的梅乡文化,真是应了“一方水土出一方文化”这一句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一节里提到要“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和服务行业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那么,如何发挥梅乡文化这一富有特色、富有价值的地方乡土文化来育我们的“一方人”呢?正是对学校情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筛选出梅乡文化这一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 (三) 校本课程开发思想的孕育 选题梅乡文化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