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馆儿童读经110101.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馆儿童读经110101.ppt

返本开新,继往开来 ——儿童经典诵读简介 杨海锋 儿童诵读经典的基本理念 儿童 诵读 经典 问题1(关于“经典”):读古书会变得头脑僵化腐朽、思想封建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书呆子?) 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因为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学生,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 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做《律诗六钞》……我读了虽不懂得,却背的很熟。至今回忆,却完全不记得了。 我虽不曾读《三字经》等书,却因为听惯了别的小孩子高声诵读,我也能背这些书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诗》,我差不多能从头背到底。这本书后面的七言句子,如: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当时虽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却常常嘴上爱念着玩,大概也是因为喜欢那些重字双声的缘故。 ?  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的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7)《孟子》。(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11)《易经》,朱子《本义》本。(12)《礼记》,陈澔注本。 能够真正以开放、接纳的心态深入西方文化内核的,恰恰是那些饱读中国传统经典、深得中华文化精神的人。——与古为新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法通则万法通。怕只怕我们不深入精通任何一法,任由我们的头脑、心灵为浅薄的环境所污染、所遮蔽。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 老师平日讲的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从周代到明代,有“传”,有“记”,有“序”,有“书”,有“表”,有“铭”,有“赋”,有“论”,还有“祭文”。里面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有一部分我不但懂而且喜欢,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这就是说,它不是颠三倒四的胡说,不像我们常常念着玩的颠倒诗:“一出门来脚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这样一来,我就觉得写文章比从前容易些了,只要我的确有话说。倘使我连先生出的题目都不懂,或者我实在无话可说,那又当别论。还有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想得到;我写的那些作文全是坏文章,因为老师爱出大题目,而我又只懂得那么一点点东西,连知识也说不上,哪里还有资格谈古论今!后来弄得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批“清顺”二字敷衍了事。   但是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20 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自然我后来还读过别的文章,可是并没有机会把它们一一背熟,记在心里了。不过读得多,即使记不住,也有好处。我们有很好的“散文”的传统,好的散文岂止两百篇!十倍百倍也不止! 茅盾能背《红楼梦》(参钱君匋 《书衣集》) 1926年,茅盾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离印书馆不远的开明书店的老板章锡琛,曾和茅盾一度同事,私交很好。因此茅盾每天下班后,总要到开明书店去,与当时的文化名人郑振铎等一起聊天交谈。 一次,章锡琛同郑振铎谈起茅盾能背《红楼梦》,郑表示不信,当时在书店工作的钱君正好也在场,于是章便请他做证人,与郑赌做东道。 一天下午,章锡琛请茅盾、郑振铎及夏丐尊、周予同等人到饭店吃饭。酒至半酣,章说:“吃清酒乏味,请雁冰兄助兴。”茅盾酒兴正浓,便说:“好啊,以何助兴?”章说:“听说你能背《红楼梦》,来一段怎样?”茅盾欣然同意。于是,他们就请郑振铎点回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