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不能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
C.实验中采用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便于侵染的时候进行分离,A正确;噬菌体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不能直接培养在培养基中,B正确;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便于观察放射性存在场所,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证明,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甲组噬菌体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A.甲组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
C.乙组的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D.乙组的上清液中有微弱的放射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组因为不搅拌噬菌体外壳脱落较少,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弱,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乙组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大部分噬菌体从裂解的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弱。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经典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中一条多核苷酸链局部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圆圈表示磷酸基团,五边形表示五碳糖,长方形表示碱基,由于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故A、B错误;两个磷酸连接五碳糖的部位不同,故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DNA结构比大肠杆菌DNA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DNA中A+T的数量是鼠DNA中C+G数量的1.21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比例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碱基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而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故DNA分子中G+C之和所占比例越大(即(A+T)/(C+G)比值越小),分子结构越稳定,故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最稳定,故A错误;小麦和小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故B错误;小麦中(A+T)/(C+G)的比值为1.21,说明小麦中A+T的数量是小麦G+C数量的1.21倍,但不一定是小鼠中G+C数量的1.21倍,故C错误;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核DNA相同,故碱基比例相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该病毒的核酸中的碱基有四种:A、T、G、C,则含有的核酸一定是DNA,又因为碱基A的含量不等于T,故应为单链DNA,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蛋白质和DNA相比,蛋白质中特有的元素为S,DNA中特有的元素是P,故A错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原理设计精讲.doc
- 吉林省吉林五十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精讲.doc
- 吉林省延边五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精讲.doc
- 机械原理试卷(手动组卷)17精讲.doc
-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精讲.doc
-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版)精讲.doc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地理测试题精讲.doc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版】精讲.doc
-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新人教版精讲.doc
- 机械原理作业册答案精讲.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