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师 心 理 学 王丽荣(ronger_007@126.com) 第一讲、绪 论 一、教师心理学的含义 请感受这个定义: 教师心理学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群体的心理特点,以期使教育者更好地达到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的目的。 请思考这两句话: 教育是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背景下进行的活动。 教育的问题往往反应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问题。 二、教育的含义 1、教育的含义: 国学大师王国维论教育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两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也。 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情与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1877—1929)《论教育之宗旨》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2、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最温柔的控制 教育涉及到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传承,涉及到统治阶级的价值观。 请思考: 怎么样的人才是好的? 我们的社会推崇什么样的人? …… 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你教育你的孩子、学生对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什么? 我国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成功的?精英的?竞争的?听话的?看重外在的?物质的,拜金的?…… 请对这些价值观进行反思 ——你希望你的孩子、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3、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反思 中国文化是压制独立需要的文化,刚出生的婴儿用“蜡烛包”包起来,限制新生儿“独立、自主”的活动,离开母体的新生儿,其“独立性”甚至不如胎儿! 中国人教育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听话”和“乖”——这就是要求孩子时时处处要听从父母、长辈的意见,而这就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儒家(被程朱理学等改造过的)文化的“忠”和“孝”是否定独立性的“法典”,也是扼杀女性和孩子的利器!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作为父母老师,请反思这种我们从出生以来就无时无刻不浸淫着的价值观! 4、认知与存在——教育的内容 认知领域:处理有关的事实、技术、策略和思维模式问题,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是文凭资格、职业机会的领域。 存在领域:个体对自己生活体验的方式,是自我、情感的领域,也是产生心理健康的基本领域。 认知与存在的关系 存在领域先于认知领域,是认知领域的基础;比认知领域更重要。 存在的失落导致认知领域的失败 认知领域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存在领域的成就。 没有存在领域为基础,再高的认知领域的成就也没有意义。 存在的重要性 存在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可以是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但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混乱、不幸福或不满意的状态中,那么这种知识就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个体在“存在”领域得不到必须的发展,他们就不能在自己的成长中获得生活的平衡,个人的调整,产生独立性并强化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而这些对自我的正确理解和接受以及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缺失的存在教育——当下教育的现状 教育应同时关注这两个基本领域,而现在教育过分关注认知领域,几乎完全忽视了存在领域。 温暖的家庭环境、教师用心的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我的理解接受,可促进学生在“存在领域”的发展。 而最初的存在领域的教育来源于家庭,来自于父母。 存在领域的教育——关于爱(以亲子关系为议题) 请感受这两段话: 每个人的生命都自有它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不必人为的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的。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需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亦无需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由此,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萨提亚 界限 自我的边界,区分“内”“外” 外在空间是自我界限的外化;表现一个人的完整性。 每个人自己的节奏、喜好和意愿,任何他人都无法干涉——人最终还是他自己 尊重的实质是对个人界限的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不受伤,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