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与方法(心血加工)课题.ppt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与方法(心血加工)课题.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风雪的变化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心情不同看到相同的景物写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校园秋景 秋天校园的树叶变黄了,也变的调皮了,时不时从树下读书的同学脸庞飘过,甚至还有几片停在了同学的头发上,让人忍俊不禁。树叶儿好像故意要与树下扫地的同学嬉戏,刚刚将地扫完,不一会儿又落满了树叶,它可真调皮呀! 校园秋景 秋天的校园,树叶儿全变黄了,不断地飘落下来。校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走在上面伴着吱吱的压碎声,使人心生凉意。一阵风吹过,地上的残叶随风飞舞,让人心眼迷离。一会儿,校园里又飘起了绵绵细雨,我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春光明媚:愉快心境vs失落心境 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的脸上,使人陶醉。春天的太阳像个温暖的火炉子,照在绿色的大地上,金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个奔腾的小马,像翻滚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净的脸……。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心旷神怡。 春日懒洋洋的照射这大地,煞白煞白的光,好像使万物失去本来的色彩。从地面升腾的余晖散发着温热的浮躁,花儿耷拉着脑袋,小草也无力的趴着。春风吹过脸颊,像审阅士兵的将军,又像是在嘲笑我的失败和懦弱。 秋雨绵绵:愉快心境vs失落心境 抬头仰望,雨柔柔地扑向我的脸颊。四处是一片蒙蒙的雾气,浓得像化不开的蜜,那细细的雨丝串成一层薄薄的轻雾,柔柔的落在行人的眉毛上,头发上,迷蒙的就像是一个梦境。渐渐地,雨大了,细碎的雨轻盈地蹦跳于天地之间,“滴答——滴答”地为天地传话,让天地间万物清亮,纯净无比。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乐景抒乐情 哀景抒哀情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1、 步步为营,把握景物特点 进行描写 2、 情景烘托法 3、 多角度写景 方法一:步步为营,把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第1步:确定季节,罗列景物。 比如,我们要写夏天的开头,我们可以选择“大树、知了、太阳、池塘、荷花……”等具有夏天特点的词语。 第2步: 运用修辞,逐一描写。 在选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予以创新,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如:大树、知了、太阳、池塘、荷花 大树犹如撑开伞的巨人。 知了趴在树上,扯着嗓子在喊:“热死了!热死了!” 大火球无情地向大地射下无数火箭。 美丽的荷花像仙女亭亭玉立在水中。 第3步:连串成段,整体优化。 我们将上面的修辞句连串起来,便成了个优美的写景开头: 夏带着一阵旋风来到人间,只见大树犹如撑开绿伞的巨人站在路边,而知了却趴在树上,拼命地扯着嗓子在喊:“热死了!热死了!”天上的太阳像轮大火球高悬在天空,向大地射下无数火箭。不远处,美丽的荷花像仙女亭亭玉立地在池塘中。 方法二:多角度写景。 (1)正面、侧面相结合 (2)实写、虚写相结合(以虚衬实) (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味、触、视、听、嗅觉等) (4)详写、略写相结合 (5)动静相结合 (6)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注意写景的顺序 请您欣赏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触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