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名校推荐】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缺答案.docVIP

【KS5U名校推荐】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名校推荐】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缺答案

南安一中高三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题 杨金莲组卷 一、选择题 1.社,古代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古时国家大事祭祀。《汉书·高帝纪下》载:“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高帝此举( ) A.体现了以农立国的思想B.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 . “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A.商代已经出现牛耕B.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 C.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D.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化农业落后得多。”可见,“集约化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自给自足B.广种薄收C.集体耕作D.精耕细作 .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商鞅“重农抑商” B.北魏推行均田制C.北宋“不立田制”D.张居正“田赋征银” 5.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市民阶层崛起 C.城市化程度加深 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786年毕沅的一件奏折记载:“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对当时经营方式产生的影响是( ) 土地买卖频繁 B.租佃关系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 D.庄园经济盛行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A.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B.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 C.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D.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 .在古代的中两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B. C. D. 9. B.官营手工业 D. 10.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 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 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B.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