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值下载即送CAD图纸,QQ36396305
消音器前盖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傅旻 李晋伟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摘要:分析了制件冲压工艺性,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论述了冲模的设计过程。介绍了模具关键部位,如浮顶装置、导向零件,切口模和侧刃模等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级进模; 浮顶装置;消音器前盖
Muffler front cover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Design
FU Min.LI Jinwei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ia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Stamping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workpiece, determine the process plan and the die design process. Describes the key parts of the die, such a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floating roof installations, guide elements, lancing die and swarf die and so on..
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 floating roof installations; muffler front cover
1 引言
图1为消音器前盖制件图,材料为08F,厚度为0.75mm,制件表面镀锌,要求精度IT12。制件形状比较复杂,需多道成形工序成形。只有对冲压工序及模具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制件精度及产品质量。
图1 制件图
2 工艺性分析
制件最大宽度为70mm,最大高度为7.5mm,最大长度为160mm。经分析,确定制件成形工序为拉深、冲孔、翻孔、落料。由于工位较多,为保证模具的冲压精度,采用单侧刃定距,导柱导套式导向装置。拉深模设计气孔,以便卸下工件,采用压边限位装置;翻孔时将沿冲孔反方向进行,使毛刺位于翻孔内以减小开裂,同时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z/2略小于材料厚度,保证翻孔凸缘挺直。
3 工艺方案设计
对制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工艺合理性及模具结构简易性等,采用如图2所示的工艺方案,该方案材料利用率最大,为82.9%,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工序安排:①冲单圈切口;②空位;③拉深;④反拉深;⑤冲孔;⑥翻孔;⑦落料。
图2 排样图
4 连接带设计
单圈切口,适用于拉深较薄的材料(t≤1mm),工件直径大于5mm,所以此
设计采用单圈切口。设计如图3
图3 单圈切口设计图
5 模具设计
5.1 模具结构
由于模具工位较多,跨度大,为保证模具的冲压精度,级进模采用四角导柱模架图4 装配图
1.下模座 2.固定板 3.固定板 4.落料凹模 5.卸料板 6. 固定板 7.垫板 8.上模座 9.落料凸模
10.翻孔凸模 11.翻孔凹模 12.冲孔凹模 13. 卸料板 14.冲孔凸模 15.压料板 16.拉深凸模17.顶件器 18.拉深凹模 19. 拉深凹模 20. 拉深凸模 21.压料板 22.弹簧 23.限位柱 24.档块25.浮顶器 26.弹簧 27.弹簧导柱 28.切连接带凸模 29.侧刃凸模 30.卸料板 31.导料板 32.承料板 33.顶件器 34. 切连接带凹模 35.限位柱 36.螺钉
5.2 模具关键结构设计
(1)浮顶装置的设计 。
对于包含落料,多次拉深成形的工序的级进模,在冲压过程中,成形部分会留在凹模面之下的模腔内,因此冲压完毕需要把此部分从凹模腔内顶出以便于条料送进。如图5所示浮顶装置的工作原理,当模具闭合时,上模座向下运动,挤压弹簧,从而推动档块,在挡块的推动下浮顶器带动条料下压,当模具打开时,靠弹簧的弹力,浮顶器把条料抬起,保证送料的顺畅进行,同时对坯料进行导向,起到导料的作用。浮顶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安装方法如图5所示。
图5 浮顶器结构及安装
1.上模座 2.6.弹簧 3.档块 4.浮顶器头 5.浮顶杆 7.下模座
(2)切口模结构和侧刃模结构。
如图6结构所示,当上模座带动凸模向下运动时,切口凸模下压,将条料切出切口。这样可以使条料在拉深过程中,即使条料形状发生变化(宽度变化),也可以保证制件的精度。冲压过程中,切口凸模向下运动,推动位于切口凹模内的顶件器向下运动,冲压过程完成后,顶件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制件顶出。和切口凸模相连接的弹性卸料装置在切口凸模冲压时,可以起到压料作用,冲压过程完成后,将起到卸料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重大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商务英语写作实训)chapter 7-sales letters.ppt
- 2023年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归纳.doc VIP
-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pdf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ppt VIP
-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pptx VIP
- Daylight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VIP
- 浙江省电力公司状态检修工作情.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