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新人教版必修3)汇总.ppt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新人教版必修3)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动态变化过程) 口腔(37.2°C) 腋窝(36.8°C) 直肠(37.5°C) 成员 上午 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 2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差别?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变动 ,变化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肝脏发生炎症,转氨酶即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病变可引起转氨酶升高—肝炎。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以致大量尿素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尿毒症。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两者都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结论: 内环境的平衡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1. 稳态 理解: 1、各种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 2、波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2. 稳态的特点: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 (2)不同个体有差异。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P8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9 法国: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坎农 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协调统一而实现。 目前认为: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1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 PH失调--------------酸中毒, 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新陈代谢包括了许多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PH 等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进行。 稳态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血液中缺钙、磷,影响骨组织的钙化 成年人患骨质软化病、 儿童患佝偻病 血液中高钙 肌无力等疾病 如: 稳态失衡时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而发生疾病,但疾病不一定都是因稳态失衡造成的,如遗传病、传染病等。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乱等。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海带、蔬菜 豆制品 酸奶、水果 孩子经常过食大鱼大肉,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积聚,血液就会偏酸性,人体的内环境就开始恶化,便出现了极不健康的“酸性体质”,可使孩子出现头晕、焦躁、便秘、失眠、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由于血液的粘度增加了,还可使动脉硬化。 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大大超过体内调整PH系统的限度,那就会使体内PH位失衡,进而引起酸碱平衡破坏。 摄入酸性食物过多的危害 1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体质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酸性体质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