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病媒生物鉴定与监测;一、病媒生物概述;
二、常见病媒生物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三、病媒生物的防制。
;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的生物,是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链(动物/人-媒介生物-人/ 动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
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等;蛛形纲的蜱、螨;软体动物(各种螺类)等。
WHO定义除了狭义的媒介之外还包括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以及人畜共患病的动物宿主。
;病媒生物的危害; 蟑螂分类地位;蟑螂的生活史;蟑螂的一般
外部形态;蟑螂形态图解; 2、有翅两对,前翅(亦称中胸翅)呈革状;后翅(亦称后胸翅)呈羽状。; 7、腹部:宽而扁平,由10节组成,第一腹节背板很小,腹背退化。; 1、呈钱包状,卵荚坚实,蟑螂的受精卵包藏在里内。; 【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 【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 【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 【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蟑螂的种类;1、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aeus 1758
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的蟑螂,
一般体长25-40毫米,身体呈
红褐色,它的前胸背部有一
黑褐色大的蝶状斑,斑的中
线向后延伸成“小尾”(小纵
条),为本种的主要特征,
中线前方有一“T”形的黄色
条纹,后缘呈淡黄色,色斑
较宽,翅发达。
分布:国内:北京、上海、辽
宁、江苏、浙江、福建、安徽、
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
南、贵州、四川、天津、河北、
吉林、湖南、河南、新疆、台湾。 ;2、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1775
澳洲大蠊个体比美洲大蠊小与
黑胸大蠊较为接近,体色呈红
褐色,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
似,也有淡黄色边缘,中部也
有蝶形大斑,与美洲大蠊不同
的是蝶形斑无中线后缘延伸的
小尾,前缘也无“T”形的黄色条
纹,此外,前翅前缘基部有一
金黄色条纹,上述几点为本种
的主要特征。分布范围亦小得多。
雄虫体长24~27毫米;雌虫稍大。
分布:福建、四川、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台湾。;3、黑胸大蠊 Periplaneta faliginosa——Serville 1839
黑胸大蠊体大,约3厘米
。全身无花纹,纯一黑褐
色(老红木色),仅单眼
黄色,唇基赤褐色。有较
强的油状光泽。翅发达,
雌雄均超过腹端。
分布:国内:北京、上海、
辽宁、江苏、浙江、福建、
天津、江西、湖南、湖北、
贵州、四川、台湾。;4、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 Linnaeus 1767
体长只10-15毫米,头顶及面
部为淡赤褐色,复眼黑色,有时两
复眼间有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单眼
白色。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缘稍弧
形,后缘弧形,但中央稍突出。背
板表面淡褐色,并有两条黑色纵走
条纹,纵条纹窄、直,没有间距宽。
翅发达,均达腹部末端,前翅狭长,
后翅无色透明。雄虫腹部狭长,雌
虫腹部较宽。
分布: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浙江。本种为世界性害虫,分布极广。;特征;; 蟑螂的防制;; 环境卫生,清除蟑螂栖息场所;蟑螂体形扁平,小蟑螂能钻进硬币大小的缝内(约0.5毫米厚),成年雄性能穿过1.6毫米的缝隙,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能隐藏在不被注意的角落,可随行李、交通工具得以扩大分布。 ;物理防制;; 化学防制;病媒生物(生态)监测
? 媒介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等
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 重要媒介生物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媒介生物病原学监测
? 重要媒介生物的病原携带情况
媒介生物性疾病监测
? 登革热、乙脑、疟疾、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
;病媒生物(生态)监测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05)
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09)
?GB/T 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
?GB/T 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
?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
?GB/T 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09);
GB/T 26347-2010?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 生物测定法
?GB/T 26348-2010?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 不敏感乙酰胆碱酯酶法
?GB/T 26349-2010?蝇类抗药性检测方法 家蝇不敏感乙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