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酶)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酶化学 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酶的作用机制 酶促反应动力学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酶的研究历史 酶的发现和提出:1897年,Bu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汁成功实现了发酵。提出了发酵与活细胞无关,而与细胞液中的酶有关。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了酶促动力学原理—米氏学说。 1926年,Sumner从刀豆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了脲酶结晶,首次证明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1982年,Cech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RNA具有催化作用。 酶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亦称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 。酶是蛋白质.? 特点 1.高效性 2.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 4.酶易失活 5.酶活力可调节控制 6.某些酶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   酶的命名和分类 一、酶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淀粉酶;水解酶;琥珀酸脱氢酶;胃蛋白酶;酸性磷酸脂酶 2、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酶学委员会1961年提出) 包括底物名称、构型、反应性质,最后加一个酶字。 例如:   ?-酮戊二酸 + 丙氨酸??谷氨酸 + 丙酮酸   习惯名称:谷丙转氨酶   系统名称: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二、酶的分类 1、国际系统分类法:六大酶类  1. oxidoreductase 氧化还原酶类  2. transferase 转移酶类  3. hydrolase 水解酶类  4. lyase 裂合酶类  5. isomerase 异构酶类  6. ligase/synthetase 连接酶类 2、按酶的化学组成分类:简单蛋白酶、结合蛋白酶 简单蛋白酶:只有蛋白部分 结合蛋白酶:蛋白部分+非蛋白部分(辅因子) 辅因子—金属元素或小分子有机物质,分辅酶和辅基 3、根据酶的分子结构特点分类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一般由一条肽链组成,如溶菌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但有的单体酶有多条肽链组成,如胰凝乳蛋白酶由3条肽链,链间由二硫键相连构成一个共价整体。 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由2个或2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间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亚基间以次级键缔合。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等。 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主要指结构化的多酶复合体如丙酮酸脱氢酶系、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等。 酶的作用机制 一、 酶的活性中心(活性部位) 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通常是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维实体,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活性部位是个三维实体 有一定柔性和运动性 位于酶分子表面的一个裂隙(疏水环境) 底物靠许多弱的键力与酶结合 酶的非活性部位为活性中心提供结构基础 二、 酶作用专一性的机制 锁钥学说 诱导契合学说 底物能诱导酶蛋白的形状发生一定变化 当酶的形状发生变化后,就使得其中的催化基团形成正确的排列。 在酶反应过程中,酶活性中心构象的变化是可逆的。即酶与底物结合时,产生一种诱导构象,反应结束时,产物从酶表面脱落,酶又恢复其原来的构象。 三、 酶作用高效性的机制 (一)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酶活力与酶促反应速度 酶活力:指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酶促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酶的活力单位、总活力和比活力 1961年,提出用“国际单位”(IU)表示酶活力(书上) 测定酶活力时要规定活力单位 总活力:酶的活力单位数 比活力: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a.当[S]很小时 Km=? Km = [S] 米氏常数Km的意义 1.酶的特征性常数 与酶种类及底物种类有关,与酶浓度无关,可以鉴定酶。 2.大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 Km越小,亲和力越强 米氏常数的求法 1 Km 1 1 ??? = ?? ? ??? + ?? V Vmax [S] Vmax a.双倒数作图法 (Lineweaver-Burk) 3. pH 的影响 在一定的pH 下, 酶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通常称此pH 为最适 pH(optimum pH)。 a.过酸或过碱影响酶蛋白的构象,使酶变性失活。 b.影响酶分子中某些基团的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