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30新陈代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1030新陈代谢

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则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由米氏公式导出V=K3[E][S]/Km+[S]。K3和Km为常数,当[S]维持不变时,V和[E]成正比。 例1: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比赛时,机体功能方式不同。 对两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 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例2:右图表示空气 中氧的浓度对 植物体某种组 织中产生CO2 量的影响。试 据图回答: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讨论: ① 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新陈代谢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 ② 新陈代谢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同化作用的不同类型间的区别是什么? 异化作用的不同类型间的区别是什么? ③ 化能自养型与光能自养型有什么区别? 重点总结 ①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概括: 两种代谢,两个过程, 一个更新,一个基础。 ②新陈代谢的类型——划分依据,辨析各概念。 ③ 如何分析判断生物代谢类型。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 第四章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建议 本章教材特点 结论来自实验,应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学生实验设计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建议 重视原始实验,从对实验的分析中获得相关结论 介绍相关研究方法 重视学生实验设计的指导和训练 水稻根的负向光性 我们用透明容器(如玻璃缸)水培刚萌发的水稻等,并以单侧光照射根,也观察到根具有负向光性,即种子根向背光的一面倾斜生长(与水平面夹角约60°)。 上述结果表明,根具有负向光性,且负向光性与向重性的控制机构相互独立存在 (二)生长素的发现及其调节作用 1.生长素的发现——科学研究的方法 设计实验的思路 2.生长素生理作用以及应用 问题研究:植物相关运动的原因 问题: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 分析: 1.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运动? 2.光线是如何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 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以及结果 3. 对前人的研究结果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会怎样研究? 分析时应注意的是: 生长素在植物向光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 关注实验的设计方法 教材对此问题的处理 素材:达尔文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该实验留下的问题 1.胚芽鞘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某种物质? 2.这种物质是什么? 温特、郭葛的研究结果 3.光线是怎样影响生长素分布? 4.生长素的浓度与生长有什么关系? 怎样对3、4问题进行研究? 需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 顶端优势的应用 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 如麻类、向日葵、烟草、玉米、高梁等作物以及用材树木,需控制其侧枝生长,而使主茎强壮,挺直。 消除顶端优势,以促进分枝生长: 棉花打顶和整枝、瓜类摘蔓、果树修剪等可调节营养生长,合理分配养分; 花卉打顶去蕾,可控制花的数量和大小; 茶树栽培中弯下主枝可长出更多侧枝,从而增加茶叶产量; 绿篱修剪可促进侧芽生长,而形成密集灌丛状; 苗木移栽时的伤根或断根,则可促进侧根生长; 果树有克服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的效果。 生长素与乙烯功能比较 生长素: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在生长素的作用下,细胞可塑性增加,细胞延伸性增强,新的纤维素分子向细胞壁内填充或沉积在细胞壁上,使细胞体积扩大。 促进果实的生长。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功能比较 生长素 促进细胞生长——细胞伸长 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顶端优势 (apical dominance) 植物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 各种植物顶端优势表现不同 顶端优势十分明显的植物 如向日葵、玉米、高梁、黄麻等的顶端优势很强,一般不分枝; 顶端优势较为明显的植物 如雪松、桧柏、水杉等,越靠近顶端的侧枝,生长受抑越强,从而形成宝塔形树冠; 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植物 如柳树以及灌木型植物等。 同一植物在不同生育期,其顶端优势也有变化 激素抑制假说(hormonal inhibition) 蒂曼和斯科格(K.V.Thimann F.Skoog,1934)指出,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而产生的。植物顶端形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下运到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感而使生长受抑制。 证据: (1)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