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输血-北京妇产医院检验血库
临床决定输血前 1.确定血型(包括RH血型)以及订血量 2.有没有送过配血(三天内有效) 3.要血前请打好“备A/B/O/AB型~RH阳/阴性~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条码,并在向血库要血时一并将条码号告之血库(此条极为重要,决定发血速度) 取血时要带的东西 1.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填写受检者检验记录、化验结果(注意Anti-HCV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经常漏填)、输血目的、和申请医师及上级医师的签字,并将备的条码贴在右上角贴条形码处。 2.取血证(标明血型、血量) 3.输血知情同意书(24h内有效) 五 传染病患者输血的处理方法 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洗、灭菌。 输血完毕后,将用完的血液保存袋严格消毒、灭菌、封存,并标明为传染病患者输注后,送回血库,切记勿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放在一起。 六 输血结束后怎么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预防输血反应。 将用完的血袋放在黄色医疗垃圾袋里,送回血库。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在护士和医生签好名字以及填写有无输血反应和日期后也送回血库(检验科),切记别和废血袋一起放在黄色垃圾袋里,以防被剩余的血液污染。 七 输血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污染反应; (2)与大量快速输入库血有关的是心脏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橘橼酸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氨中毒、体温过低; (3)与输血操作不当有关的如空气栓塞、肺微栓塞等; 晚期并发症: 主要指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梅毒、丝虫病、黑热病、回归热,以及输血致敏等; 1. 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10%) 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钟到2小时内。临床表现为畏寒、寒颤和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可伴有出汗、头痛、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原因 1.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 2.致热原: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血液制品被致热原(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 1. 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10%) 治疗 发热反应出现后,先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对于症状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注意对症处理,寒颤者可肌注异丙嗪或哌替啶。 预防 应强调控制致热原,对于多次输血者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 2. 过敏反应(发生率在3%左右)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昏迷、死亡。 原因 1. 过敏体质病人对血中的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病人,以IgE为主。 2. 病人多次输注血浆制品时,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以IgA为主。 2. 过敏反应(发生率在3%左右) 治疗 病人只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预防 1.对有过敏史病人,在输血前半小时服用抗过敏药和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 2.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注不含IgA的血液或血制品, 3.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3. 溶血反应 诊断: 1. 抽取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若为粉红色既证明有溶血; 2. 尿潜血阳性及血红蛋白尿也有诊断意义。 治疗: 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 3. 溶血反应 治疗措施包括: 1. 抗休克:输液+激素; 2. 保护肾功能: 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 使用甘露醇等药物以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 严重时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治疗。 3. 血浆交换治疗:以彻底清除人体内的异型红细胞及有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3. 溶血反应 延迟性溶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输血后7-14天,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预防 1.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 2.严格按照输血的规程操作。 4. 细菌污染反应 临床表现 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 若细菌毒力强、数量多,输入后可立即出现内源性休克和DIC。病人可有烦躁、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肺水肿等表现。 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4. 细菌污染反应 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