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20131028概述.pptx

分光光度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20131028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光,或称电磁辐射,具有两重性质: (1)它是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波,具有波动性。 (2)它又是由粒子(光子)组成的,具有粒子性。光子是非连续的(离散性的)能束。 对包含大量数目的光子的行为,光的波动性是主要的;当对个别原子产生辐射效应时,把光子作为能束是主要的。;光谱分区;紫外分光光度法; ;灵敏度高 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1-3个数量级。; 物质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区电磁波而产生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波长(200~400)nm范围称为紫外光区,波长(400~760)nm称为可见光区。 ;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 ;二、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原理及仪器构成;ε :比例常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有关。 ;;摩尔吸光系数ε 它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一个特征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mol·L-1吸光物质在1cm光程中的吸光度。其单位为L· mol-1 ·cm-1。由于ε值与入射光波长有关,故表示ε时,应注明所用入射光波长。;在分析化学中,ε值的大小反应了吸光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吸光能力大小。 ε值越大,该吸光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 ε值是衡量光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重要指标,ε值越大,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 ;;2.单色器;二、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原理及仪器构成;3. 样品室(吸收池);4. 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光光度计从入射光类型划分;二、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原理及仪器构成;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 首先光源不同,紫外用氢灯或氘灯,而可见用钨灯,因为二者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不同. 从单色器来说,如果用棱镜做单色器,则紫外必须使用石英棱镜,可见则石英棱镜或玻璃棱镜均可使用,而光栅则二者均可使用,这主要是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光的缘故。 从吸收池来看,紫外只能使用石英吸收池,而可见则玻璃、石英均可使用。 从检测器来看,可见区一般使用氧化铯光电管,它适用的波长范围为(625-1000)nm,紫外用锑铯光电管,其波长范围为(200-625)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讯号处理和显示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比色皿不同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 单色器通过使用“滤光片、棱镜、光栅、准直镜等将复合光分成单色光。;GBZ/T 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参比溶液(空白溶液)的选择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狭缝宽度的选择 溶液的酸度 比色时间 显色温度 对标准曲线的要求 对检出限的要求;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 ;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三、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三、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1)若仅待测物(M)与显色剂(R)的反应产物(MR)有吸收,可用蒸馏水作参比溶液。 ?(2)若待测物(M)无吸收 ,而显色剂(R)或其它试剂(R′)有吸收 ,则用不加试样的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 ?(3)若试样中的其它组分有吸收(待测物M之外的组分,如N),但不与显色剂反应: 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试样溶液作参比溶液; 当显色剂有吸收时,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掩蔽剂将待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以此溶液作参比溶液。 总之,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应使测得的试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 ;参比溶液的使用方法; 显色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反应生成物须在紫外-可见光区有较强吸光能力,即摩尔吸光系数较大。 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即被测组分生成的化合物吸收曲线应与共存物质的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如显色剂(R)在测定波长处无吸收 ,即ε尽可能小。 反应产物应足够稳定,反应产物组成恒定,以保证测量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不变。;5、狭缝宽度的选择; 溶液的酸度对被测组分存在状态的影响 (大多数被测金属离子易水解,当溶液 pH 增大时,可能生成各种类型的氢氧基配合物,甚至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使显色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显色反应速率;有色化合物的稳定 (高温分解);标准曲线: 在?(特定波长)、b固定的情况下,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