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蛔虫病精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护理学 主编 曾志励 石海兰 案例5-4 男孩,4岁,因脐周绞痛伴呕吐3次入院。查体: T37.7℃,心肺(-),腹胀,可触及条索状包块, 肠鸣音亢进,闻及气过水声。 问题:①你认为患儿出现了什么情况? ②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一、疾病概述 蛔虫病(ascariasis)是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卵→卵内细胞发育为幼虫→感染性虫卵 感染性虫卵被吞食 ↓ 小肠,幼虫破壳孵出 →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 →门静脉→肝→右心 →肺,穿过肺毛细血管 →肺泡→支气管→气管 →咽部→食管→胃→ 小肠,蜕变后成为童虫 ↓ 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蛔虫感染者 2.传播途径 生食含有感染性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和水而被感染 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经口受到感染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发热、咳嗽、哮喘、喉部异物感及荨麻疹等 重者出现气急或痰中带血丝,肺部可闻及干啰音 临床表现 2.成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症状 厌食、偏食、多食或异食癖。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无压痛和腹肌紧张,片刻自行缓解。 可从大便排出或呕吐出蛔虫。 偶见夜惊、磨牙、惊厥等神经症状。 成人感染蛔虫后多数无症状。 临床表现 3.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表现 突发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并向右肩及腰部放射。 患者辗转不安,面色苍白,痛苦难忍。 常伴恶心、呕吐,有时 吐出蛔虫。 体检仅有剑突下局限性 轻压痛,腹肌轻度紧张。 临床表现 4.并发蛔虫性肠梗阻的表现 突发腹部阵发性绞痛,频繁呕吐,吐出胆汁及蛔虫 腹胀明显,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柔软,可扪及条索状包块。 治疗要点 1.驱虫治疗 可选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左旋咪唑、哌嗪。 2.并发胆道蛔虫症 ①内科疗法:以内科治疗为主,以解痉止痛,早期驱虫、预防或控制感染、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为原则。 ②内镜疗法。 ③手术治疗。 3.并发蛔虫性肠梗阻 ①中西医保守疗法。②氧气驱虫。③手术治疗。 二、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生活环境,尤其儿童玩耍场所的卫生状况。 询问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儿童吸吮手指习惯。 询问居住地蛔虫病流行情况及既往蛔虫感染史。 二、护理评估 (二)身心状况 1. 症状评估 有无发热、咳嗽、气喘、喉部异物感、皮疹,伴近期生食瓜果或蔬菜史。 有无腹痛,伴近期排虫或吐虫史。 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及缓解原因。 2. 护理体检 有无发热、肺部干啰音; 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部包块; 有无营养不良。 3. 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资料 了解血象检查有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粪便检查是否找到蛔虫卵或肉眼见到蛔虫成虫。 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腹痛 与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引起肠黏膜机械性损伤、肠痉挛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蛔虫成虫寄生,以肠腔的半消化食糜为食,并损伤肠黏膜,影响宿主的消化和吸收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胆道蛔虫病 与成虫移位性损害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梗阻 与大量虫体相互缠结成团有关。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1.腹痛的护理 酌情卧床休息,安慰患者,消除紧张不安情绪。 热水袋或热毛巾放在脐部热敷,或用手轻揉腹部。 解痉止痛药。 出现并发症表现,及时报告医生----腹痛不止,或小儿突然哭闹不休、烦躁、辗转不安,或伴有黄疸、高热不退等 五、护理措施 2.服用驱虫药物的护理 空腹或睡前一次顿服。 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有恶心、呕吐、 头昏或腹痛,可给予对症处理。 服药后1-3天内观察大便排虫数,以了解驱虫效果,并去医院复查大便,如仍有蛔虫卵,间隔2周再服驱虫药1次。 不可多次连续驱虫和任意加大药物剂量,以免引起毒副作用。 五、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营养较差儿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期间---不宜进食过多油腻食物,避免甜、冷、生、辣食物 胆道蛔虫病---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肠梗阻或严重呕吐---禁食 五、护理措施 4.预防和健康教育 (1)普查普治和复查复治,以消除传染源。 (2)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解释蛔虫病的感染过程,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便,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和物品,不吃不清洁的瓜果蔬菜,不饮生水等。 如发现便出、吐出蛔虫,或小儿有哭闹不安、食欲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