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faintorsyncope)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晕 厥 定 义 晕厥(昏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特点: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后遗症少。 注:与昏迷的区别——意识丧失时间持久,恢复缓慢而较困难,后遗症多。 病 因 及 分 类 1、血管舒缩障碍:见于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症、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及疼痛性晕厥。 2、心源性晕厥:见于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及心肌缺血性疾病,如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某些类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等,最严重的是阿-斯(Adams-stokes)综合症。     3、脑源性晕厥: 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疼、无脉症、慢性铅中毒性脑病等。 4、血液成分异常: 见于低血糖状态、换气过度综合征、重症贫血及高原晕厥等。 发 病 机 制 决定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为心排血量、脑血流灌注压(相当于平均动脉压-颈内静脉压)和脑血管床的阻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颈内静脉压) 脑血流量=——————————————— 脑血管阻力 各种类型的晕厥有共同的发病机制是低氧性脑功能的中断,可由下述原因引起: 1、心排血量降低: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排血量 血压 有效血容量不足 脑供血 2、周围血管阻力丧失: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周围血管张力反射性或被动性减低或丧失,周围小血管迅速广泛地扩张,虽心排血量并无明显减少,但血压显著降低,脑灌注压相应下降,致使脑的血供不足。 3、脑血管阻力增高: 当脑血管有狭窄或痉挛时,脑血管阻力增高,脑血管正常调节作用丧失,在血压有轻微降低时即可引起脑血供不足。 4、血液成分异常及脑本身器质性病变或功能紊乱也可引起晕厥。 临 床 表 现 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 1、单纯性晕厥(又称血管迷走性或血管减压性) 多见,发作前多有诱因如:疼痛、高温、神经紧张、恐惧、情绪激动、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疲劳、持续站立、饥饿以及疾病的后期。 晕厥前期历时较短(约15—30秒)的前驱症状,前驱症状多为头晕、恶心、苍白、出汗。 晕厥发作期历时约2-3分钟,表现为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软弱无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 晕厥后期症状,可有短暂性的无力或头疼等,一般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2、直立低血压晕厥(体位性低血压) 通常逐渐起病,以中年男性多见 前驱症状:站立行走过久时,可出现头晕、一过性黑朦。 发作期:突然发作,心率无变化,血压下降,卧位时血压恢复,可缓解。 3、劲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综合征) 颈动脉窦反射过敏病人的一侧或两侧颈动脉窦受刺激后可引起显著的脉搏减慢、血压下降、导致晕厥,发作时多无先兆。临床上分: ① 迷走型 :有反射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有房室传导阻滞。 ② 减压型:主要表现为血压显著下降。 ③ 中枢型:主要表现为晕厥,而血压和心律表现不明显 4、排 尿 性 晕 厥 多见于中年男性病人,偶见于老年。多在夜间起床排尿时或刚排完后突然发生,多无先兆,晕倒约持续1—2分钟,可自行苏醒。 5、咳嗽性晕厥 有一阵剧咳所引起的瞬时意识丧失,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喉炎、百日咳等。 心源性晕厥 1、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⑴严重主动脉狭窄: 多出现在劳累或用力之后,晕厥前常有头晕、头疼、无力、心悸、约半数病例伴发心绞痛及短暂呼吸困难。晕厥时间一般较长,晕厥后可有明显无力、呼吸短促及心绞痛。主动脉瓣区有明显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X线及心电图均可发现左心室肥厚。 ⑵左室流出道梗阻: 多数发病于30—40岁,心电图可有异常的Q波和预激综合征等改变,超声心动图有确诊价值。 3、心肌疾病: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