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节 近代科学革命
1.1天文学革命
一.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是波兰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于1543午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日心地动说。其要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在以太阳为公共圆心的圆形轨道上绕日旋转;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有自转并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根据这两个基本观点,哥白尼指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不是太阳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自转的表现;天球上恒星位置每年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也不是恒星运动所致,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学说并非完美无缺,但是它从根本上纠正了自古流传并为基督教会所支持的地心和地静说的错误,当哥白尼的学说为世人所接受之后,它就不可避免地动摇了教会的权威,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当代著名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1922-1996)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一.伽利略的力学贡献
近代力学产生之前,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学的自然哲学理论占据统治地位达1900年之久。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大多属于哲学猜测与常识的混合物.特别是由于中世纪后期托马斯·阿奎那等人把他的著作奉为经典,而使他的错误的运动学理论成为严重束缚力学发展的桎梏。伽利略是在力学上第—个向亚里士多德提出挑战的科学革命家。
首先,伽利略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物体自身的重量有关,并把这个思想用于落体运动。他指出,体积相等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认同—高度自由落下时其速度比等于这些物体的重量比;比如,两物体重量比为1:10,则其下落速度比也是1:10。伽利略运用思想实验和归谬法反驳了这些错误理论。他指出,若两个重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捆在一起,其下落速度有两种相反的可能:(1)由于两物体总重量均大于其中任何一物重量,故捆在一起时下落速度比两物体中较重的物体单独下落时速度要快;(2)由于两物体一轻一重,捆在—起时较轻者牵制较重者的下落速度,因此联合体下落速度大于较轻者而小于较重者。通过分析相同比重物体在同一介质(如空气)中下落的种种情况和介质密度对物体下落的影响,以及经过“冲淡重力”斜面实验,伽利略最终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比重相同而重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以同样的速度运动(下落);第二.在完全没有阻力的介质(即真空)中所有物体以同样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第三,物体均以匀加速运动自由下落,而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据传伽利略作过比萨斜塔实验,但没有原始记录作证据。但在1586年以前,斯台文(SimonStevin,1548—1620)确实做过反驳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落体实验:从30英尺的高处,同时让两只铅球自由下落,其中一只是另-一只重量的10倍,而到达地面上发出的清晰响声好像是一个声音。
伽利略在《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The dialogues concerning twonew sciences)中不仅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念,而且讨论了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单摆和抛射体运动的规律。关于匀速运动,他给出了以下定义:“我们称运动是匀速的,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相等的距离。”关于匀加速运动,则是指“运动质点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获得相等的速率增量”。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再引入“合成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容易地解释抛物体的运动。伽利略将抛物体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从而证明了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Niccolo Tartaglia,1499~1557)早期的发现:抛物体仰角为45。时可有最大射程。他第一个成功地证明了炮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伽利略在单摆实验和小球在相对的两斜面上滚下与滚上运动的实验中发现类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思想,由此得出惯性的概念,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运动原因”的错误,建立了“力是改变运动的原因” 的思想。这些思想连同他对匀速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起,为牛顿的运动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最终表述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通过对单摆的研究发现: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传说这是1582—1583年他在比萨大学学习时,在比萨教堂观察吊灯时发现的。但据考证,比萨教堂的吊灯是1587年制造的,此时伽利略早已离开了比萨。但在1602年信件中他的确提到了单摆实验,而在《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他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验及其结果,证明单摆周期不依赖于摆的重量和材料,而和摆的长度的平方根成比例。不过,单摆周期严格的表达式是惠更斯首先提出的,其中T表示单摆周期,L表示单摆的摆长,g表示重力加速度,据说伽利略于1638年也得到了这一结果。
由于伽利略想要发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