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自选模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浙江专用) (2011年高考浙江省自选模块测试题)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陈  酿 李 琦 酒瓶是酒的家 酒从瓶里被倒在杯里 像是做客 却一去不返 那种积蓄了多年的香 像一场梦的精华 在短暂的瞬间,烟消云散 酒香散尽的过程 让人伤感 倾尽陈酿的酒瓶 被酒瓶爱好者珍贵地收藏 然而谁会去多想 它与陈酿相守的岁月 还有那些 曾被把守的烈性 答案: ①诗歌所咏对象为贮藏多年的酒,即“陈酿”,故以“陈酿”为题更贴切。 ②“陈酿”和“酒”相比,更具有时间性,体现出积淀感和沧桑感,以“陈酿”为题,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 ③“陈酿”给人以“香醇”“美好”的感受,比“酒”更富有内涵,也更适合作美好情感(或“追求”“事物”)的象征。 (1)本诗为何不以“酒”而以“陈酿”为题?(4分) 解析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对诗歌意象涵义的理解和探究。诗歌的鉴赏,实际上就是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其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从而领会诗歌的主题。“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本诗中的“陈酿”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 答案: ①对某种消逝的美好情感(或“追求”“事物”)执著的眷恋。 ②对曾经拥有、执守的美好情感(或“追求”“事物”)刹那间消散的伤感。 ③对物是人非、无人相知的遗憾和惆怅。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析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探究。探究诗歌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欣赏诗歌所选择的形象感受美感的力量。其次,要探求诗的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此外,有时候,细节描写最能反映情感的内容,因此,在做题时,也要根据主题对有关细节描写进行细挖。 (2009年高考浙江省自选模块测试题)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标题这句话是冯至的一首诗,这首写于1941年的诗颇值玩味。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在一间生疏的房里, 它白昼时 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 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 把“我们”和“夜”写在一起,显出艳。“有时”添加神秘,仿佛说情侣。往下读,觉出是说房子,或旅舍。冯至在写“它”,而不是“我们”。 旅舍,很少有人记述旅舍。谁还记得旅舍的模样?大的小的,坐落在各地的旅舍,人们曾住过。 我也想一想旧日的旅舍。 这些旅舍如做过的梦一样记不起来了。即使把记忆坐标放在只去过一次的城市,也想不起那个住过的房间。是的,冯至说房间,而没说旅馆的外貌或大堂。 细心的旅行者,或者说真正的旅行家不是过客,而是住客,住在流动的家。他们像冯至一样体味以及从远处观赏旅舍,这样才对得起旅行或者说光阴。 我们拼命回忆旅舍,哦,想起一间客房(忘记是哪个城市)。洗手间白瓷面盆靠近身体部分的小洞长出一株苗(像豆苗),我从镜子里发现。是什么人,为了什么,把一粒种子放进这个洞里?我看了半天,豆苗从幽深的洞里趋光而出。心里默念它不要再长了,免得被下一位好事的旅客拔掉。我想把这棵豆苗拔下栽进楼下的土里,试了试劲,它不愿出来。 去年在伊尔库斯克,住在中国人统一下榻的旅馆。房子小,但窗外吹进来的风有森林的香味。我不期然想起冯至这首诗,顺着背了下来,此诗第二段是—— 原野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 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来的道路, 便算是对它的认识, 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 那一刻,我觉得冯至好像来过伊尔库斯克,在贝加尔湖边游吟。“五四”的人们哪儿都去过。我仔细看这间房子——假设冯至当年住过这里——宽大的木制窗台上乳黄色的油漆已经裂缝,冯至来时还像镜子一般光亮。窗外有一条河,男女喁喁从枝叶摩擦声中传来,月亮得意地在水面仰泳。冯诗第三段是: 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 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 不幸的是,我当时没闭眼,一直是雪花的电视机屏幕出现普京的画面,我的思绪被迫与冯至分开,好像他并没有来过这里。冯至最后写道: 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