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医学史部分 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三国 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公元265年 中国医药学萌芽和奠基时期 1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 居住: 从“有巢氏”到“穴居”;从土窑——地窑——土屋、木屋、石屋 衣着: 赤身裸体——兽皮、树皮覆盖身体——羽毛、树叶、茅草坡身——皮衣——纺织缝纫。 用火: 从发现火——自然火引用——摩擦生火(人工取火)。 它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导引: 从模仿动物姿态和人们劳作,经过加工发展而来 婚姻: 原始群的两性关系杂乱——血缘群婚(内婚制)——氏族外婚(旧石器中期)——相对固定的对偶婚 1 医药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 药物 植物药——从食物充饥开始 动物药——从获取动物食品开始 矿物药——从采矿和冶炼时代开始 针灸 针法:针的起源——源于砭石的产生。 灸法:灸的起源——源于学会用火之后。 外治法 可能源于用泥土、香灰、树叶等敷裹伤口等的做法。 2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 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是这一时期我国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甲骨文中的中医药 据张炜专著的《商代医学文化史略》研究认为:甲骨卜辞中记载了商代的医官与医案,以及疾病的预防、药物疗法、食疗、针刺术、按摩推拿术、熨灸术、拔牙术、接骨复位术、助产接生术、创面处理术、祭祀治疗等诸多方面。 据李良松研究,殷人之治病方法大致有三:一是以巫术治之,二是以药物治之,三是以其它非药物疗法治之。巫术只能起到心理治疗和提高心理抗病能力的作用,对于多数的疾病,还需运用药物、针刺、艾条、按摩等方法来治疗。 甲骨卜辞中的中医药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不但记载了许多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还有不少直接是记述药用的卜辞,如“……巫妹(艾)子?”;再如“丑贞:子又(有)(艾)?” 等等都是卜问用艾或艾灸为小孩与其他人治病的记载。 殷人还将药物应用于一些疾病的防治,甲骨文可确为印证:“贞:ㄓ(有)药,龙(宠)?” 又云:“……不其药?” 这两片卜辞上条是卜问有了药物,病情会好吗?下条的文字已残缺不全,当是卜问不用药物治疗行吗?等等。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系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思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经近人考证,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有: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等。从“攻之”、“养之”、“疗之”、“节之”、“养其”病以及“祝药、刮杀之齐”(祝,通“注”,指外敷用药;刮杀之齐指拔除脓血和销蚀恶肉的药剂,齐同“剂”)等记载来看,周代对疾病的治疗,既有内服药物,又有外敷药剂;既注意到了攻其邪毒,亦认识到护养正气的重要性。周代的药物实践知识亦颇为丰富,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周礼·疡医》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又有:“凡疗疡:以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等等这就是说,药物已开始以酸、辛、咸、苦、甘五味来确定其作用,使药物的应用从简单的经验向理论认识飞跃,为后世药理学的发端。此外,《周礼》中还有关于“嘉草”、“莽草”等药物的记载。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系西汉戴圣编纂,共四十九篇,多为孔门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政治制度、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礼记·月令》指出:“孟夏月也,聚蓄百药。”还提到药物生长的情况,如“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仲冬之月,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其中鹿角、蝉蜕、半夏为中药材,蚯蚓、麋角等亦可入药。《礼记·曲礼》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曲礼下》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说明当时尽管用药物治病已很普遍但由于缺乏药效药性的具体知识,故用药很慎重。 2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夏~春秋) 气、精、神:《管子》 阴阳:《周易》 五行:《尚书》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卿管仲所撰,实际上系后人摘录管子言行及稷下学派言论并大量附以齐国法家著作汇编而成。其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工农业生产、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该书提到了许多药物名称。如:藁本、桔梗、杏、槐、桃等等。《地员》除描述了许多药物的生长情况外,还提到了药物的功效:“薜苈、白芷、蘼芜、椒连,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认为一些芳香避秽的药物具有抗病延年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