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简介 2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2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3
2. 4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4
2.2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5
2.3 电化学DNA传感器 5
3.信号放大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4
3.1 酶催化信号放大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4
3.2 纳米粒子信号放大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3.3 链式反应信号放大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8
参考文献及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9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状况和最新研究方向, 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信号放大策略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概括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免疫 适体 DNA 信号放大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是将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原/抗体、DNA、适体等作为分子识别物质固定在电极上,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信号的分析器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快、操作简便、可实现在线、活体分析等特点,在分析化学的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简介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指由生物体成分(酶、抗原、抗体、激素等)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等)作为敏感元件,电极(固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等)作为转换元件,以电势或电流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其原理结构[9]如下图 1 所示。
图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构成示意图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广范,它已经渗透到医药领域、食品卫生、环境检测等生活实践中去,只要应用有:细茵及病毒感染类疾病诊断[24],基因诊断[25,26],药物分析[27],DNA 损伤研究[28]等。由此可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对临床医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分类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而建立的高度选择性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它通过抗体与对应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对待分析物进行定量检测。[1]1959年Berson和Yalow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大大提高了免疫测定的敏感度。这种标记免疫测定开拓了医学检验的新领域,应用于激素、蛋白质、感染性疾病的抗原和抗体以及药物等的微量测定。但是由于RIA有放射性污染等缺点,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应用和发展。1971年Engvall和Perlman建立了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LISA),这种非放射标记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因ELISA最后测定的是颜色的光密度,其精密度和敏感性远低于RIA水平。1990年Henry等[1]提出了免疫传感器的概念,根据换能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质量检测免疫传感器;(3)光学免疫传感器;(4)热量检测免疫传感器。其中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进行特异性的定量分析的自给式的集成器件,抗原、抗体是分子识别元件,且与电化学传感元件直接接触,并通过传感元件把某种化学物质浓度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种类多,测试费用低,适合联机化,易实现在体检测,不受样品颜色、浊度的影响(即样品可以不经处理,不需分离),所需仪器设备相对简单,具有简便、快速、体积小等诸多优点[3]。能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分析、工业生产、环境检测等领域。
2.2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适体是一种通过体外筛选技术,也就是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简称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在含有大量的核酸分子库中得到的,功能类似于单克隆抗体的,能够与蛋白质、小分子、离子、核酸、甚至整个细胞等目标分子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单链寡聚核苷酸。适体也称为核酸适体、适配体、适配子等。它的英文名为aptamer,源于拉丁语aptus,即适合之意,可以是RNA, 也可以是DNA, 长度一般为25~80个核苷酸[3~5]。适体与各种目标物的高特异性结合是建立在单链核酸结构和空间构象的多样性基础上的。它可以通过链内某些互补碱基之间的配对以及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等发生自身适应性的折叠,从而形成一些具有稳定、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比如G-四聚体(G-quartet)[6]、茎-环(stem-loop)[7]、假节(pseud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