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認識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制度
你該迴避嗎?
認識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制度目錄
壹、為什麼要「利益迴避」? 1
貳、貫徹「利益迴避」有什麼好處? 1
參、利益衝突迴避制度的基本認識 2
肆、問答輯要 13
伍、實務重要裁罰案例 14
附錄: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18壹、為什麼要「利益迴避」?
美國動作巨星阿諾史瓦辛格宣佈投入加州州長選舉時,幾乎同一時間他在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部任職的老婆瑪麗亞.雪瑞佛也向工作單位請假,瑪麗亞向主管請長假的理由是,希望阿諾競選活動開跑時不會面臨公領域與私領域利益衝突的困擾。國家廣播公司新聞部發言人馬特納說:「瑪麗亞此舉是為了迴避利益衝突。」
東方社會向來講究人情,國人常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突顯了日常生活事務中對人情、關係的重視,以之作為社會互動的潤滑劑,但引伸到政府公務面,則造成許多不公、不正,甚至不義的現象。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需要「迴避」的情況其實不僅限於公部門,私部門也可能需要「利益迴避」。但公部門的經費多來自於稅收,用以支配處理公共事務,自然不能放任公職人員將這些屬於全民的資源恣意地使用,私相授受。雖然古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名言,但歷史也告訴我們,「不避親」所帶來的害處遠多於帶來的利益,一次次的經驗更是告訴我們,利益迴避實為促進政治廉能、國家進步的必要方法之一。
貳、貫徹「利益迴避」有什麼好處?
利益迴避的規定,能使一般所謂「沒背景」的人民或廠商,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政府機關來說,則能在人人公平競爭的情況下,篩選出最佳的人選或廠商。對可能飽受關說壓力的公務員來說,利益迴避也是最好的擋箭牌,因為「法有明文」必須利益迴避,所以有正當的理由與藉口拒絕,「依法」他們不便也不能幫忙。
唯一沒能從「利益迴避」中獲得好處的,大概只有那些需仰賴裙帶關係或希望從公共資源中獲得不正利益的人,但如果這兩種人因為「利益迴避」的限制而阻斷其原可獲得的不正利益,對全民來說反而有利。
所以從消極面來說,執行「利益迴避」能有效遏阻貪污腐化暨不當利益輸送,避免某些人將國家(公共)資源變成私房錢或酬庸自己人或打擊對手的籌碼;從積極面而言,執行「利益迴避」則是端正政治風氣、澄清吏治進而達到使機關能用當用之人,做當做之事,使公共資源做更確實有效之使(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參、利益衝突迴避制度的基本認識
基本觀念:
公務員處理公務,應避免利用職務為不當利益之輸送,公務員知有利益衝突者,即應自行迴避。
這是屬於公務倫理的一環,歐美各國多予以法制化,訂為公務員行事的準繩。
法令規定是最低的行為標準,公務員應以高標準看待自己,學者Vanghn稱:「利益衝突本身就是外觀形貌(appearance)的問題。」。任何足以導致民眾對公務員有不良觀感的行為均應避免。
二、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目前我國有關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制度的規定,散見於各種法律、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中,且因其業務性質不同,迴避之目的、範圍與違反之法律效果亦各有不同,而「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則屬最基本之法律規定。
(一)、利益衝突之意義:
1、所謂利益衝突,指公職人員執行職務時,得因其作為或不作為,直接或間接使本人或其關係人獲取利益者。
2、所謂「獲取利益」,係指獲取私人利益,不包括獲取公益之情形。且此所謂「利益」不以「不法利益」為限,縱係以「合法方式」獲得之「合法利益」亦在本法規範之列,蓋如所涉之利益係屬「不法利益」,則涉及貪瀆罪責。
3、人員有利益衝突之情形即不得為之,如未迴避,縱令所為之行為係合法者且尚未發生圖利之結果,仍為本法處罰之範圍,不以已生圖利之結果者為限。
(二)利益之概念:
本法所稱利益,包括財產上利益及非財產上利益。
1、財產上利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4條第2項):
(1)動產、不動產,例如土地、房屋、黃金條塊、珠寶、藝品或骨董等財物。
(2)現金、存款、外幣、有價證券。
(3)債權或其他財產上權利,包括礦業權、漁業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或著作權等權利。
(4)其他具有經濟價值或得以金錢交易取得之利益,例如貴賓卡、會員證、球員證、招待券、優待券等。
2、非財產上利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4條第3項):
指有利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於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之任用、陞遷、調動及其他人事措施;其涵蓋範圍非僅正式編制人員,亦包含約聘僱人員、臨時人員、技工、工友等。(法務部92年9月22日法政字第0920039451號函)
(三)規範對象
依據現行各類法規,對於利益迴避制度之規範對象,設有不同之定義範圍,其中與本府有關者,例示如下:
1、公職人員
此所稱「公職人員」係指依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2條第1項所規定之「財產申報義務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