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2.1 Ni/MH 二次电池的生产及其特点 1.2.2 Ni/MH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3 Ni/MH 二次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 1.2 Ni/MH 二次电池 * 1.2.1 Ni/MH 二次电池的生产及其特点 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LaNi5和Mg2Ni等合金具有可逆吸放氢的性能; 1973年,开始研究LaNi5型储氢合金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1984年,研究解决了LaNi5合金在充放电中容量衰减迅速的问题; 1987年,美国建成试生产线; 我国“863”计划研制出第一代“AA”型Ni/MH电池,并于1992年在广东中山市建立国家高新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和Ni/MH中试生产基地。 * Ni/MH电池的显著优点: 能量密度高,同尺寸电池,容量是Ni/Cd电池的1.5~2倍; 无镉污染,所以Ni/MH电池又称为绿色电池; 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电池工作电压也为1.2V,与Ni/Cd电池有互换性。 * 1.2.2 Ni/MH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Ni/MH电池的工作原理 由Ni(OH)2正极材料和储氢合金(M)负极材料组成的电池反应式: 电池反应 正极 负极 * Ni/MH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 * Ni/MH二次电池的结构和性能 目前商品Ni/MH电池的形状有圆柱形、方形和扣式等形状,按电池的正极制造工艺分类,有烧结式和泡沫镍式(含纤维镍式)两大类型。 圆柱形Ni/MH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 方形Ni/MH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 * * * * 1.2.3 Ni/MH 二次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 Ni/MH电池研制和生产初期,厂家采用生产Ni/Cd电池用的烧结式正极; 目前生产Ni/MH电池所用的储氢负极材料有AB5型合金和AB2型合金两种; 日本、欧洲、亚洲及美国的大多数电池厂家都采用AB5型混合稀土系储氢合金作为Ni/MH电池的负极材料; 美国的Ovonic公司采用AB2型Ti-Zr-V-Ni-Cr系储氢合金材料研制大容量电动汽车电池。合金的典型组分为Ti16Zr16V22Ni39Cr7和Ti17Zr16V22Ni39Cr7等。 * 1.3 锂离子二次电池 1.3.1 锂离子电池原理和特性 1.3.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 1.3.1 锂离子电池原理和特性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充放电反应式如下: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 结构和性能 按形状分类:圆柱形、方形和扣式(钱币形); 按正极材料分类:氧化钴锂型、氧化镍锂型和氧化锰锂、磷酸亚铁锂型等 * * * 1.3.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目前,产量大、用途广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圆柱形和方形氧化钴锂型电池 * 美国已开发出LiNi1-xCoxO2作为正极的方形电池; 1997年,美国、日本的公司宣称它们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即将商品化; 自1990年,随移动通讯及笔记本计算机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比例不断上升,从40%(1997年)上升到80%(1999年); 我国从1966年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80年代推出商品化Li/MnO2、Li/SOCl2和Li/SO2电池,90年代研制出Li/V6O13二次电池。 * 几个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方向: 发展电动汽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开发及使用新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加速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 * 能 源 材 料Energy materials * 课程目的: 较为全面地了解掌握能源材料的相关原理、性质、制备、表征、工艺设备及应用,掌握能源材料的基本试验研究方法与检测技术,开拓能源材料领域视野,了解相关的一些新动向。 * 主要参考书目: (1)雷永泉. 新能源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军,袁华堂. 新能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能源材料、智能材料和梯度材料新进展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4)陈华辉等. 现代复合材料,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 主要内容 前言 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材料 核能材料 * 前言 0.1 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面临的挑战 0.2 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 0.3 新能源材料的主要进展 * 0.1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面临的挑战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的变化 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前景 矿物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 几个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曲线 能源消耗 * 能源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反映人类能源技术的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力学(xin)说课.ppt
- 怎样对划线部分提问论述.doc
- 心脏生理及正常心电图-浦介麟绪论.ppt
- 第一章力学性能说课.ppt
- 怎样利用日月辨方向论述.doc
-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绪论.ppt
-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绪论.ppt
- 轧钢标准化标准论述.doc
- 辛弃疾)上课绪论.ppt
- 轧钢工网络知识竞赛试题7论述.doc
- 驾驶员安全教育领导发言稿.docx
- 安全生产动员会发言稿.docx
- 《传播文明》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点亮文明》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高中数学说课比赛 公开课 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思想方法1.docx
- 《翰墨之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方寸之间》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好朋友,动起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情感的记录》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身边的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