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多晶硅锭产业背景
太阳能电池产业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最近5年来以超过50%的速度高速增长。
在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中,晶体硅太阳电池由于其转换效率高,技术成熟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预计今后十年内晶体硅仍将占主导地位。
太阳能电池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硅锭/硅片的需求也大增,特别是多晶硅硅锭的生产向大规模化发展,单厂生产能力已达到百兆瓦级。
虽然目前单晶硅的转换效率比多晶硅高,但两者的差距正逐渐缩短,多晶硅具有制造成本较低与单位产出量较大的优势,故多晶硅芯片在太阳能产业中未来仍将扮演主流角色。
二、多晶硅锭的组织结构
太阳能电池多晶硅锭是一种柱状晶,晶体生长方向垂直向上,是通过定向凝固(也称可控凝固、约束凝固)过程来实现的,即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场的变化,形成单方向热流(生长方向与热流方向相反),并要求液固界面处的温度梯度大于0,横向则要求无温度梯度,从而形成定向生长的柱状晶。
一般来说,纯金属通过定向凝固,可获得平面前沿,即随着凝固进行,整个平面向前推进,但随着溶质浓度的提高,由平面前沿转到柱状。对于金属,由于各表面自由能一样,生长的柱状晶取向直,无分叉。而硅由于是小平面相,不同晶面自由能不相同,表面自由能最低的晶面会优先生长,特别是由于杂质的存在,晶面吸附杂质改变了表面自由能,所以多晶硅柱状晶生长方向不如金属的直,且伴有分叉。
三、定向凝固时硅中杂质的分凝
太阳能电池硅锭的生长也是一个硅的提纯过程,是基于杂质的分凝效应进行的。如下图所示,一杂质浓度为C0的组分,当温度下降至T’’时,其固液界面处固相侧的杂质浓度为C*S。
对一个杂质浓度非常小的平衡固液相系统 ,在液固界面处固相中的成分与在液相中的成分比值为一定,可表达为平衡分配系数 K=C*S/C*L其中, C*L液固界面处液相侧溶质浓度 C*S液固界面处固相侧溶质浓度 金属杂质在硅中平衡分配系数在10-4—10-8之间,B为0.8,P为0.35。
实际生产中固液界面还存在一个溶质富集层,杂质的分配系数还与该富集层的厚度、杂质的扩散速度、硅液的对流强度及晶体生长速度均有关,引入有效分配系数K’来表示:
K ’ =K/[K+(1-K)exp(-Rδ/DL)]
式中:K’ 有效分配系数,
K 平衡分配系数,
R 生长速度cm/s,
δ 溶质富集层厚度(固液界面的扩散层)cm (0.005-0.05),
DL 扩散系数cm2/s。
R或δ趋近于0,K’趋近于K时,最大程度提纯。
R趋近于∞,K’趋近于1时,无提纯作用。
四、多晶硅锭定向凝固生长方法
实现多晶硅定向凝固生长的四种方法:
布里曼法
热交换法
电磁铸锭法
浇铸法
1、布里曼法(Bridgeman Method)
这是一种经典的较早的定向凝固方法。
特点:
坩埚和热源在凝固开始时作相对位移,分液相区和凝固区,液相区和凝固区用隔热板隔开。
液固界面交界处的温度梯度必须0,即dT/dx0,温度梯度接近于常数。
长晶速度受工作台下移速度及冷却水流量控制,长晶速度接近于常数,长晶速度可以调节。
硅锭高度主要受设备及坩埚高度限制。
生长速度约0.8-1.0mm/分。
缺点:炉子结构比热交换法复杂,坩埚需升 降且下降速度必须平稳,其次坩埚底 部需水冷。
2、热交换法
是目前国内生产厂家主要使用的一种炉型。
特点:
坩埚和热源在熔化及凝固整个过程中均无相对位移。一般在坩埚底部置一热开关,熔化时热开关关闭,起隔热作用;凝固开始时热开关打开,以增强坩埚底部散热强度。长晶速度受坩埚底部散热强度控制,如用水冷,则受冷却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所控制。
由于定向凝固只能是单方向热流(散热),径向(即坩埚侧向)不能散热,也即径向温度梯度趋于 0,而坩埚和热源又静止不动,因此随着凝固的进行,热源也即热场温度(大于熔点温度)会逐步向上推移,同时又必须保证无径向热流,所以温场的控制与调节难度要大。
如简图所示,液固界面逐步向上推移,液固界面处温度梯度必须是正值,即大于0。但随着界面逐步向上推移,温度梯度逐步降低直至趋于0。从以上分析可知热交换法的长晶速度及温度梯度为变数。而且锭子高度受限制,要扩大容量只能是增加硅锭截面积。
最大优点是炉子结构简单。
3、电磁铸锭法
特点:1、无坩埚(石英陶瓷坩埚)
2、氧、碳含量低,晶粒比热交换法小
3、利用电磁力保持硅熔体的位置,避免熔体与坩埚壁接触,提纯效果稳定。
4、锭子截面没有热交换法大,但锭子高度可达1米以上。
5、硅锭应力大,错位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系统等保安全方案.doc VIP
- 兴业银行信息技术专员岗位笔试选择题附笔试高分技巧.doc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四章化工设备常用零部件简介.pptx VIP
- 高等教育5化工制图cad化工设备图中焊缝结构的表达.ppt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七章车间布置设计.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入门级6-10单元测试卷.pdf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八章管道设计.ppt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十章管道布置图.pptx VIP
- 化工制图cad8管道布置图.pptx VIP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件(共54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