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拯救心灵.doc.doc
拯救心灵
作者:游涵 大小:248K 类型:文学 时间:2009/11/16 19:06:35
解决心理显微镜下的“疑难杂症”:拯救心灵 作者:游涵代序(1) 非洲的原野上,一群猎人追赶着一头掉队的小象,见到人们手持棍棒地围追堵截,惊恐万状的小象左冲右突,终于,它掉进了猎人们早就挖好的陷阱里…… 即使它还只是一头幼象,但猎人们也不得不用粗大的铁链将其锁住,铁链的另一头栓在木桩上,木桩被嵌入地下很深——但向往自由的本能,让这头小象一次次拼尽全力试图挣脱,它 拼命拉扯,拼命号叫……可是,一切都是徒劳,它越用力,铁链拉得越紧,它的腿也就越疼 痛,直到勒出了鲜血。 好几天过去了,饥饿和疼痛最终战胜了向往自由的欲望。它屈服了,不再抵抗,听天由命, “自由意味着被惩罚”,这一现实,深深地进入它生命里最深的那个部分,形成生命中的制 约!从此,被支配,被操控,成为它赖以生存的信条和行为模式。 后来,它被卖到马戏团,按人们的要求训练着各种表演技巧,它不再有野性,不再有想法,它只是一头随着命令机械活动着的木偶。 当它表演完毕,主人把它牵到后面,只在它脚上套上一条细细的麻绳,它便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 在此,我们并无意评断猎人的是非,只是想问一句,为什么一条细细的麻绳,便足以让一个力大无比的家伙动弹不得?而同样是它,很小的时候,人们尚须用粗大的铁链才能将它降服 。可现在,它的体型已经是那时的好几倍,力量更是那时的上百倍。 当它还是头幼象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选择了理智的做法,屈从——它没有错!可 当它长大后,恐惧感并没有因力量增长而消失,所以宁肯放弃自由——它扼杀了本性,以维持生存的安全感,对自己而言,这就是犯罪。 我们身上都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但请仔细想一想,或许,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这些所谓 的坏习惯却帮助我们生存下来。比如一个孩子很小就被父母送走,那么这个孩子,只能表现 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别人,因为即使他很小,也懂得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只有在父母身 边,才有权将自己的一切表现出来,无论是好的,或不好的,也只有父母才会全然地,无条 件地接受。于是,他将“取悦别人”的习惯延续至今,成为他性格中的一项特质。 又比如,一个孩子从小说了实话,即会遭到打骂,于是撒谎便成为了他保护自己的方式,这 个“靠撒谎来维持安全感”的客观存在,被这个生命认同,一直被保留至今。 或许,替父母的一方盯梢,或是在小学时打小报告,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便将这种习惯延续至今。或许,当一个孩子想要得到某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向大人索取时遭到无情拒绝 ,于是,通过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被他承袭下来…… 先天的环境驱使,形成我们的性格,但它只适用于原生家庭,而往往不适用于后天环境,既而,可能对自己的家庭关系构成伤害。 比如我们习惯于取悦外人,但当我们的孩子亦感受到这一切,就会学到“靠假面具来维持生存”的习惯,无论在学校或是单位,他都无法做到全然地真实和生动,那么我们在无形当中 ,就是在对另一个生命缔造一种罪恶! 在本书中,我们诣在打破“本性难移”的教条,通过反省与命运抗争,使战胜自己 成为可能,活出精彩,活出质量,无愧于我们美丽的人生。 佛教中经常强调“提起,放下”的概念。我们也常劝诫自己和他人放下。但没有提起,何谈放下?若不提起过去的因,哪里会放下现在的果?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幼年时期生命的选择,今天所谓的一些负面特质,在那时并没有错;这就是理解、宽恕自己,找回自尊。既而,我们才有可能清晰地看到今天之过,正是缘于过去生命中的制约。接受它并放下它,正如了解了病因才会对症下药,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被压抑的能量才能被重新唤醒、调动。爱,也会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与环境共存的方式,我们即会赢得渴求的幸运和成功! 代序(2) 在此,我们列举个案的意义,决不是抱怨父母,因为那已既成事实,而且,那个特定的客观环境,也使得他们做出无奈且智慧的选择,这选择将我们拉扯成人,使我们今天有智慧去反省,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在此,我要重申:我们今天,体型已经是过去的几倍,力量已经是过去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我们有能力做出重新的选择。 通过反省和重新选择,我们能够避免轮回之苦,更理性地教化和爱护下一代。本书的意义, 即在于认识自我,提升人格。 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宗旨,书中个案素材多取自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例,可贵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引以为戒,一些慈悲的朋友乐于将自己的转化过程提供出来,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展现予广大读者。在此,深谢那些勇于改造命运,面对自我的人们,以一颗充满阳光的心态,关照出滞碍生命的负面能量,他们,只是为了塑造一个人间天堂,他们,以一颗菩萨心肠,呼唤着心灵的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