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铀表面腐蚀防护的方法 表面改性(全方位离子注入法) 改性层的结构和组分 氮化层与氧气的相互作用 理论研究进展 UN体相中O原子的行为: O在UN内部可形成稳定的缺陷结构 氧分子、原子在UN(001)及(110)表面的行为: 氧分子在UN(001)表面可自发解离 解离后产生的氧原子倾向于吸附在U原子的顶部位置 氧原子在U表面有较高的迁移率 氧原子较容易穿透至U的次表面(从U的顶位至次表面N的空位) 氧原子容易嵌入表面中的N空位,形成稳定的表面缺陷结构 铀氮氧体系结构及其表面小分子吸附及扩散机制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电子学院 祖小涛 聂锦兰 一、研究背景 核能的开发利用: 1. 核武器材料: 金属铀在国防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新型能源材料:至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以铀为原料相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铀材料的易腐蚀性 1.铀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材料; 2.铀很容易被O2、H2、H2O等气体腐蚀。 *Long Z., Liu K.Z., Bai B., Yan D.X.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Volume 491, issue 1-2 , p. 252-257(2010) SEM 电镀Ni、Cu;离子镀层Al,有机涂层;热浸镀涂层Zn,Al ,Sn,Pb 要求镀层本身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且与铀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结合作用 表面涂层法 氧化层,碳化层 - 化学反应 保护层 - - 激光表面 改性 氧和铝、氧铬和钼、铬和钼;铌、锆;C、O、N 不影响核性能;不存在表面涂层,不影响使用;不受固溶度限制。注入层比较浅,可用渗入法改善。 离子注入法 U-Nb-Zr、U-Nb、U-Mo 均匀性不够理想,容易引入杂质 合金法 实 例 优 缺 点 方 法 Pure Uranium Treated Uranium *Long Z., Liu K.Z., Bai B., Yan D.X.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Volume 491, issue 1-2 , p. 252-257(2010) In hot-humid environment for 1 month After 5 months in atmosphere After 3 months in hot-humid environment 影响表面腐蚀进程的关键因素:氧的扩散 In hot-humid environment for 2 months SEM AES depth profile Pure Uranium Treated Uranium *Kezhao Liu, Ren Bin, Hong Xiao et a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65 (2013) 389– 392 UO2 U2N3,UN UO2,U2N3 U metal UNOx, U2N3Ox: U 4f 379.7 eV *Kezhao Liu, Lizu Luo, Lili Luo et a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80 (2013) 268– 272 二、研究内容(第一性原理方法) (1)氧气、氢气和水分子在铀氮化合物表面的吸附、解离、扩散过程以及 氧原子穿透铀氮化合物表面的过程; (2)与纯铀表面同样的表面过程进行对比 *铀氮化合物表面抗腐蚀能力提升的微观机理 (3)确定解离后的氧原子扩散至体相所形成的三元稳定相 *U-N-O体系的结构(替位,间隙,空位),O在结构中所占的成分比例? *O在铀氮化合物中的固溶对其是否起到稳定的作用,哪一个结构最为稳定? (4)气体小分子与U-N-O化合物的表面相互作用(吸附、解离、扩散、穿透) *固溶O之后的铀氮化合物的抗腐蚀能力如何 *与气体小分子和铀氮化合物的作用进行对比 (5)气体小分子与铀氧化合物表面的相互作用 三、研究基础 (1)O2 and H2O on UN(001) 和 N2 on UO2(111) (1)氧分子在UN(001)表面可自发解离,与α-U(001)表面的现象类似。但氧原子在UN(001) 表面吸附的稳定性明显低于在α-U(001)表面的情形,说明铀的氮化处理有助于削弱氧与铀表面的相互作用。 (2)水分子与UN(001)表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主要是H-N作用。而当水分子吸附于α-U(001)表面时,O-U为主要相互作用。 (3)氮气分子在UO2(111)表面保持分子吸附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轮机排汽焓计算方法及系统.pdf VIP
- RBA内部审核计划签到表检查表总结报告及问题点跟进报告.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政治仪式视角下中国阅兵的功能与价值阐释.docx
- 四法一纲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专题1.5等腰三角形(高效培优讲义)数学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一种小卫星电源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方法.pdf VIP
- 地下供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第1部分_总则.pptx VIP
- SY∕T 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ocx VIP
- 药店动态质量管理知识(一)答案-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