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储藏-柏发生物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的储藏 一 粮油储藏的意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家,平均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6亿吨左右,其中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粮食、油料及油脂储备任务与日俱增,但粮食产后损失严重,仅虫、霉及品质劣变、损耗,每年达数百万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个国家的调查,世界平均每年的储粮损失占粮食总数的10 ﹪—18 ﹪,不发达国家甚至高达30 ﹪,由此可见,搞好粮、油储藏,减少粮食收获后的损失已是世界性引人关注的问题。 二 什么是粮油储藏 从生态角度说,粮油储藏学是研究粮食(包括粮食、油料及其加工品)与环境(非生物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换言之,粮油储藏学是研究粮食在储藏期间,不同储藏条件、不同储藏方法、不同储藏处理,对粮食生理、生化变化;对粮食品质(工艺品质、烘焙与食用品质、种用品质等)变化;对粮堆内有害和有益生物(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及天敌)消长演替变化规律的影响,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三 玉米的储藏 玉米又名包谷、包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土质、气候、旱涝适应能力较强,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东北和华北是主要产区,产量高、存储量大,用途也极为广泛。玉米耐储性较差,是较难保管的种粮之一,通常不适宜做长期储存。 玉米籽粒胚大,脂肪含量高,呼吸强度大,耐储性较差。玉米胚部所占面积较其它粮食大。玉米胚约占整粒总重量的10 ﹪~14 ﹪,约占总体积的30 ﹪ ~ 35 ﹪,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比其它粮食具有较高的生命活动和较高的呼吸强度。 (一) 玉米的形态与结构 玉米籽粒由皮层、胚、胚乳三个部分构成,籽粒形状扁平,顶部较宽、厚,有的品种顶部饱满隆起,多数品种平坦,有的品种凹陷;基部较狭窄,胚部着生于籽粒基部。玉米的胚是谷类粮食中最大的且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储藏期间易吸湿生霉,遭受虫害,储藏稳定性很差。 (二) 玉米的分类 1、按皮的颜色分:白玉米、黄玉米、杂色玉米。 2、按食性分:粳性玉米、糯性玉米。 3、按粒型和粒质分:有马齿、硬质、蜡质、粉质、甜 质、爆裂等种。 (三)玉米的储藏特性 1、原始含水量高,成熟度不均匀 玉米的生长期长,我国主要产区在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果穗外面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足的日晒光照,故原始含水量较大。 玉米授粉时间较长,同一果穗的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相差可达7 ~10天,因而果穗基部多是成熟籽粒,而顶部多是则往往是未成熟籽粒,故同一果穗上籽粒的成熟度很不均匀。未成熟的籽粒未经充分干燥,脱粒时容易受损伤。这些未熟粒和破损粒极易遭受害虫与霉菌侵害,甚至受黄曲霉菌侵害而被污染带毒不能使用。 2、胚部大,生理活动强 玉米的胚部很大,几乎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8 ﹪ ~ 15 ﹪(见表一),胚中有30 ﹪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故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经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 ~ 11倍。 表一 玉米各部分所占比例 3、胚的吸湿性强 玉米胚部较之其它部位具有更大的吸湿性,因为胚部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且组织疏松,周围具有疏松的薄壁细胞组织,在大气相对湿度高时,这一组织可使水分迅速扩散于胚内;而在大气相对湿度低湿时,则容易使胚内的水分迅速散发于大气中。因此,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是通过胚部进行的。通常干燥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和胚乳,而潮湿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则大于整个籽粒和胚部。因此,高水分玉米较难储藏,其胚部极易遭霉菌侵染。 4、胚部的脂肪含量高,易酸败 玉米胚部富含脂肪,约占整个籽粒中脂肪含量的77 ﹪ ~89 ﹪ ,在储藏期间胚部甚易遭受虫霉侵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故胚部酸度的含量始终高于胚乳,增加速度也很快。储藏期中,脂肪酸值随水分增高而增大,在玉米脂肪酸值和总酸增加的同时,发芽率相应大幅度降低。 5、胚部带菌量大,容易生霉 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大。玉米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育,开始霉变,故玉米胚部甚易发霉。 玉米发霉的早期症状是,粮温逐渐升高,粮粒表面发生湿润现象(出汗),用手插入粮堆感觉潮湿,玉米的颜色较前鲜艳,气味发甜,继而粮温继续上升,玉米胚变成淡褐色,胚部及断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长毛”),接着菌丝体再发育产生绿色或青色孢子,在胚部十分明显,通称“点翠”,这时会出现霉味和酒味,玉米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