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七册-东莞市先进学科组评选与展示平台…总结.doc

小学音乐第七册-东莞市先进学科组评选与展示平台…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音乐第七册教案 第一课 水 乡 教 学 内 容: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 教 学 目 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教学重﹑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范唱歌谱   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5、伴奏的加入要求: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6.小结:水乡一景。 二、学习聆听《采茶舞曲》 1. 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三、教师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虽然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中,知道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了解歌曲热情地讴歌水乡,表达了热爱家乡之情;但是《采菱》这首的曲调音域偏高歌,学生不太能接受,因此,在《采菱》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不再刻意去强求学生一定要完全掌握,而是作为民族歌曲让学生欣赏了解。     第 二 课 时 一、 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 ”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9.二声部合唱。   10.小结: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