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管样条纹的表型分析和基因检测.pdf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2 PCR……………………………………………………………………………………………………………….31 3.1.3测序………………………………………………………………………………….32 3.2实验结果分析……………………………………………………………………………33 3。2.1表现型分析…………………………………………………………………………。33 3.2.2遗传学分析………………………………………………………………………….34 3.2.3不足之处……………………………………………………………………………36 3.2.4基因检测的意义…………………………………………………………………….36 3.2.5展望……………………………………………………………………………………………………………36 ,J、结……………………………………………………………………………………………………………………………。38 参考文献…………………………………………………………………………………………39 附录一英文缩写词一览表…………………………………………………………………….42 附录二血管样条纹患者信息采集表………………………………………………………….43 综述……………………………………………………………………………………………………………………………。45 致谢………………………………………………………………………………………………52 独创性声明………………………………………………………………………………………53 中文摘要 目的:确定弹性假黄瘤(PXE)相关血管样条纹(AS)家系的突变位点,分析 表现型及遗传方式。 方法:收集2004—2014年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血管样条纹的患者及家 系。l临床研究:询问病史、家族史、绘制家系图,完成眼科检查,包括视力、 屈光度、眼底彩照和自发荧光、荧光造影或ICG造影。2分子遗传学研究:对 有意愿接受检查患者及家属采集静脉血5~6ml,并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 人血样作为对照,提取DNA。针对致病相关基因ABCC6的31个外显子设计引 种方法摸索条件,排除假基因干扰,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正或反向Sanger测 序。发现DNA序列改变后,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除外己知正常 多态位点,并查阅遗传学数据库及文献,明确是否为已报突变。若为新发突变, 对100条染色体进行该位点扩增、测序,以排除未知多态位点可能。同时,利用 polyphen进行蛋白功能分析,预测该突变发生导致蛋白质功能损伤的可能性。3 根据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结果,对患者进行表现型及遗传方式分析。 结果:1临床资料:共收集2004.2014年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2例散发确诊 患者,4例疑诊患者及苏州家系1例。2例散发患者均无明显视力异常,其中1 例31岁时因白细胞减低、反复光过敏、颈部黄色丘疹于免疫科诊为系统性红斑 狼疮(SLE)合并弹性假黄瘤,行眼底检查时发现,考虑隐性I型可能性大。另 l例14岁时因皮肤松弛,反复淤青于皮肤科诊为弹性假黄瘤,行眼底检查时发 现,考虑显性I型可能性大。苏州家系患者均于40~60岁之间出现视力异常,主 要表现为以中心为著的进行性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皮肤褶皱部位过度松弛, 散发黄色丘疹,考虑显性II型可能性大,不除外隐性I型。确诊患者眼底检查可 见清晰、迂曲的黑褐色血管样条纹。2分子遗传学资料:苏州家系6人接受基因 检测,确定ABCC6基因第24号外显子发生c.3378 GC(p.E1116D)突变,致 编码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天冬氨酸,预测造成蛋白功能损伤可能性大。该突变为 未报突变,非已知SNP位点,对100条正常对照染色体该位点测序未发现相同 改变,考虑为致病突变可能性大。3根据临床及遗传资料分析,该家系为常染色 显性遗传可能性大,杂合携带者可有一定程度外显,但不除外存在另一非PCR 方法可检测突变,以常染色隐性方式遗传可能。此外,ABCC6基因表达受包括 内的多种外因影响,表现型存在显著临床异质性。 结论:1表现型:弹性假黄瘤相关血管样条纹早期无明显症状,多于中年后逐渐 出现以中心为著的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伴皮肤褶皱处过度松弛,黄色丘疹样改 变。眼底检查可见血管样条纹,晚期可进展至脉络膜新生血管(CNV)。2遗传 学:该疾病与ABCC6基因突变相关,多以无义和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