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药剂量和其相关问题的研究.pdf

《伤寒论》用药剂量和其相关问题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属偶然,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桂麻各半汤与桂枝二辅潢一汤:抵当汤与 抵汤丸:半夏浮Cp汤与甘草泻心汤: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 黄汤等方剂,皆属此列,正是经方齐l肚导方剂功效,剂量差之毫厘,效用失之千里之 最佳写照,故此《伤寒论》特别以不同方名以示人区别。诚如清朝王清任“药味要紧, 分两更要紧”蚍之谓也! 四、经方剂量注重安全性。试观《伤寒论》中使用毒剧药物如附子、巴豆、细辛、 大戟、甘遂、芫花、瓜蒂、蜀漆、木通等,对其适应证与配伍、炮制、剂型、用量都有 全面详尽论述。其善于驾驭药物的药性及毒性的程度,从剂量的掌握上可见端倪。—-、 所谓体有强赢,故而峻下的十枣汤(其中芫花、甘遂有毒性),云“强^、服—钱匕,赢 人服半钱”:又如治寒实结胸的三物白散“强人半钱匕,赢者减之”,也是为避免了体弱 者中毒的危险。二、所谓药有竣缓,故而峻逐水气治疗胸腹积水的甘j蓥,用量每次仅用 “半钱匕”。三、所谓病有轻重,所以虽同为少阴阴盛阳微之证,四逆汤用生附子—枚, 而阴盛格阳病情更危重者,用通脉四逆汤则改为“大者—枚”,如此方证相合剂量适宜, 皆取祛邪不伤正之意。 《伤寒病》剂量计量单位有标准度量衡制和非标准度量衡制的计量两大类。标准度 量衡制一、重量单位如“铢、两、斤”:二、容量计量单位如“合、升、斗、斛”,及三、 长度单位如“尺”。特别是重量用“两”与容量“升”为最多。《伤寒病》“两”在经方 112方中,有96方用“两”为剂量单位:用“升”在经方中有24个方,13味药以“升” 为剂量单位。此“两”与“升”的单位,应是东汉或更早时期的衡量制度,不同于现今 承用清朝库平制的“两”(合公制37.5岁D、“升”(1035毫升)或,1928年国民政府所 实行的市用制“两”(合公制31.25;D与“升”(1000毫升),为免“名同实异”之误, 现今《伤寒论》中经方用“两”的实值克数,与“升”的实际毫升数确有厘清的必要。 笔者根据文献考据与药物实测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经方文献考据法。 从《伤寒论》方剂的来源,探讨《伤寒论》“两”的折算。 1.据钱超尘教授《中华经典医书》第二集,杨绍伊《伊尹汤液经》附录中《论方药 分量》所云伤寒方应是继承商代伊尹《汤液经法》的考证。 2.《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经方用量的考证。 二、《伤寒论》药物实测法。 从《伤寒论》方剂本身的线索,探讨《伤寒论》的“两”。探讨《伤寒论方剂用量 的“实”质,考据经方用“两”的历史事实的实值。导师傅延龄教授,提出由半夏与 射干药物实测方法。笔者根据宋本《伤寒论》中柴胡加芒硝汤“半夏二十铢”后附注“本 云五枚,洗,,,与《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原文“射干十三枚,—法三两”,据此二项, 分别根据进行半夏“枚”、与射干“枚”的实测,而求得两值的克数。实测之前,先考 据半夏与射干的本革、基原鉴定及分类大小,并排除伪品。进行双盲、分组、重复的实 测,并以平均值与标准差表示。 三、东汉衡制与衡器考据。 —方面叭东汉的衡器,来探讨东汉的“两”值的大小制存在的可能肚。另—方面从 垒 !堑墨堡!旦堑型墨墨基塑羞塑嬖盟堑塞 东汉衡制的大小来研究。如i.东汉货币考据、2.东汉嘉量考据、3.东汉衡器之考据、4. 累黍之法的考证、5.根据水比重对东汉两考据、6.根据黄金以及7.《同度记》汉粟米法 等七种方法考据。 笔者考据《伤寒病》剂量计量单位的折算结果如下: 一、东汉“两”值的结果有硬组。 第—组、东汉一两为13.75克~15.6克。此项是结果是据东汉货币、嘉量、衡器、 累黍、水比重、黄金,以及《同度记》汉粟米法对东汉两的考据。其中又以匠光明的考 据结论载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考东汉标准制的—两为13.75克,目前公认最具公信。 第二组、东汉一两为9.375克。此项根据孔继涵《同度记》汉粟米法考据所得。 此项符合章太炎《医论》第八集在《论汤荆轻重之理》“古一两今在二钱到三钱问者为 近”(7.5~11.25克)以药性平列所推测的合理范围。章氏并于《论宋人煮散之得失》、 《古汤剂水药重量比例说》与《伤寒论若千方重量与水之折合》等多处,以“汉—两当 今二钱五分”(9.375克)的结论作为伤寒方在临床使用的折算标准,并推索以孔继涵 《同度计》汉粟米法考据“最为精审_故汉一两应折今9.375克为《伤寒论》一两。 二、《伤寒论》“两”制应传承源自伊尹的《汤液经》。 据杨绍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