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红外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 6. 请指出下列红外光谱图属于A、B哪一个化合物( ) * 作业 7、试判断下列谱图应属于A、B哪个化合物的? * * * * 1、气体试样 气体吸收池的两端粘有红外透光的NaCI或KBr窗片。 * 2、液体和溶液试样 (1)液体池法 适用于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2)液膜法 适用于沸点较高的试样,在可拆池两窗之间直接滴上1~2滴液体样品,使之形成液膜。 * * 3、固体试样 (1)压片法 取1~2mg试样与100~200mg干燥KBr研细混匀,置于模具中,在压片机中边抽真空边加压,制成一定直径及厚度的透明薄片。 * (2)研糊法 将固体试样研细后滴加几滴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制成糊剂后夹在盐片中检测。 液体石腊法,1300-400cm-1、全氟代烃法,4000-1300cm-1 测得的谱图含有石蜡的吸收峰。 不能用来研究饱和C—H键的吸收情况。 可用六氯丁二烯来代替液体石蜡。 * (3)薄膜法 将固体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待溶剂挥发而样品遗留在窗片上形成薄膜后进行测定。 (4)溶液法 选择适当溶剂将样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注入液体池中进行检测。 * 第四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 (一)定性分析 1、已知物的鉴定 2、未知物结构的测定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s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未知物光谱分析前,必须对样品有全面的了解。 注意样品的纯度,进行样品的元素分析及其它物理常数的测定。 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沸点、熔点、折光率、旋光率等物理常数,可作光谱解析的旁证,有助于缩小化合物的范围。 (2)不饱和度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求出不饱和度,从不饱和度可推出化合物可能的范围。 不饱和度是表示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不饱和程度 (3)谱图解析 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是: 先官能团区,后指纹区; 先强峰后弱峰; 先否定后肯定。 首先从官能团区的最强谱带入手,推测未知物可能含有的基团,判断不可能含有的基团。 再从指纹区的谱带来进一步验证,找出可能含有基团的相关峰,用一组相关峰来确认一个基团的存在。 * (二)定量分析 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一样,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物质组分的吸收峰强度来进行的,它的理论依据也是郎白-比尔定律。 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均可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 用红外光谱作定量分析,其优点是有较多特征峰可供选择,但在定量方面的应用不多。 * 第五节 红外光谱图解析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ograph 首先计算不饱和度 当U=0时,表示分子是饱和的,应为链状饱和烃及其不含双键的衍生物; U=1时,可能有一个双键或脂环; U=2时,可能有两个双键或脂环,也可能有一个叁键; U=4时,可能有一个苯环。 * 3000cm-1为分界线: 3000cm-1为不饱和烃. 3000cm-1为饱和烃; 不包括醇、酚、胺. * 一、饱和烃 在饱和烃中1380cm-1为烷基异构化情况; 1460cm-1为烷烃中的-CH2-, 同时在720cm-1证明。 例1:化合物C9H20的红外光谱如下,写出其结构式。 * 解:计算不饱和度: * 二、烯烃 3030 cm-1 (弱)=C-H链中烃; 3080(强)=CH2端位烯烃。 1680-1630 -C=C-(弱) 例2:化合物C6H12的红外光谱如下,写出其结构式。 * 解: * 三、炔烃 ≡C-H 3300 cm-1 一取代炔烃: R-C≡C-H 2140 cm-1 -2100cm-1 二取代炔烃: R-C≡C-R 2260 cm-1 -2190 cm-1 例3:化合物C6H10的红外光谱如下,写出其结构式。 * 解: 己炔 HC≡C-CH2-CH2-CH2-CH3 * 四、芳烃 1600、1580、1500、1450. 670cm-1苯 看3030、1600~1400有2~4个吸收峰,可确定为芳香烃化合物。 从900 cm-1 -650 cm-1区域出现的峰来确定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 * 例4 判断有无芳烃的存在,并指出其波数。 * 五、羰基化合物 酰胺: 1680-1630 羰基: 1710 ~1730 醛 C=O ~1725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