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 疗----总原则 加强呼吸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 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治疗; 加强一般支持治疗和对其他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 治 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除气道痉挛: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或口服、氨茶碱、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 促进分泌物排出:呼吸道的湿化与雾化、拍背、补液、祛痰药物(氨溴索、必嗽平)。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治 疗(2)---氧疗 吸氧方法:双腔鼻管、鼻导管、鼻塞、面罩。 吸氧浓度:FiO2=21+4×吸氧流量(L/min) I型呼衰:吸氧浓度35%~45%或更高; II型呼衰: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浓度25%~ 33%(1~3L/分)。 理想水平:PaO2?60mmHg,PaCO2和pH在适合范围。 治 疗(2)---氧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理由 II型呼衰时,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靠低氧血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吸入高氧,刺激作用消失,肺泡通气量下降; 吸入高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解除,使高V/Q的肺单位中的血流向低V/Q肺单位,加重V/Q比例失调,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 根据氧解离曲线特性,PaO2?60mmHg时,PaO2稍增高,SaO2增加,低流量吸氧可改善严重缺氧,但仍有缺氧,能刺激化学感受器 治 疗(2)---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LTOT): 慢性呼衰患者,若PaO2?55mmHg,或PaO2为55~59mmHg伴有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红细胞增多症或严重夜间低氧血症者; 每日吸氧应? 15小时,氧流量1.5~2.5L/min; 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治 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应用指征:(1)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 (2)呼吸频率?35次/分,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3)严重呼衰:PaO2?50mmHg,PaCO2 ?70~80mmHg,pH?7.2。(4)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 人工气道的选择:面罩(口或鼻)、气管插管(经口或鼻)、气管切开。 通气方式:(1)无创机械通气:经面(鼻)罩机械通气,如BiPAP,适用于未昏迷病人;(2) 有创机械通气:IPPB、PSV、SIMV 治 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呼吸兴奋剂(respiratory stimulant): 原理: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且能促进患者清醒和自主咳痰,促进CO2排出但可增加氧耗量和生,应注意减轻气道负荷。 使用原则:呼吸道通畅;脑缺氧、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慎用;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不可突然停药 适应症:有神经精神症状即肺性脑病,或PaCO2?75~80mmHg时可应用。 常用药物: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灵,阿米三嗪、多沙普仑等。 治 疗(4)---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 90%感染为诱因,且易继发感染。 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MRSA、厌氧菌等,应作痰培养+药敏。 常用抗菌药物: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如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内酰胺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疑为MRSA) 治 疗(5) 皮质激素的应用 减轻气道炎症和脑水肿。 原则:短程、足量,注意并发症。 治疗(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呼衰; 补液与脱水处理; 呼酸、呼酸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酸的处理,pH?7.2可适当补5%NaCO3 补钾、补氯。 治疗(7)---其他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抗心律失常药。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纠正缺氧与CO2潴留、慎用对胃刺激性药物、制酸剂、补充血容量。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 营养支持 方法:鼻饲、静脉营养 基础消耗: 女性=665+9.5×体重(Kg)+1.8×身高(cm)-4.7×年龄(岁) 男性=66+13.7×体重(Kg)+5.0×身高(cm)-6.8×年龄(岁) 三要素比例:碳水化合物45%-50%、蛋白质15%-20%、脂肪30%-35% 呼 吸 衰 竭Respiratory Failure 伊宁市人民医院内二科 呼吸衰竭的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诊断 在海平面大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