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州风俗
梅州客家文化史
?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我们作为梅州人,作为客家人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历史篇
??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逃避战乱、饥荒、迫害或因政府调迁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称为“客家人”。 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古代中原人发生过六次大规模南迁。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派兵50万驻扎南岭地区;第二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两晋时期;第三次是唐朝中时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第四次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下汉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败而迁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间“移湖广,填四川”,大量客家人向广西、四川等地迁移。近一两个世纪,客家人向海外的迁移逐渐增多。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于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败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设“畲官”,几乎全为客家人所占据,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在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 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被誉为世界的“客都”。(福建龙岩、江西赣州也是客家主要聚居区。)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古代,我国都城多在中原,洛阳、开封等是多个朝代的古都。古代中原经济较繁荣,交通较发达,名人荟萃,文学艺术奇葩竟放。优越的条件,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古代中原文化。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是继承中原文化和融合当地土著文化的产物。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清期间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第一,唐末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一方面,汉民们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一地区,迅速改变原来那种“人烟稀少、林菁茂密、野兽横行、瘴疠肆虐”的面貌;另方面,汉民们与畲瑶族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导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后发生同化。
第二,赣闽粤三角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客家先民由北南迁,从平原转入山区,虽远离战火动乱,但面临生存问题,不得不对原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作出适应新环境的调整,久而久之形成新的风俗习惯。如山多地少,男子谋生多怀四方之志,而家事多由妇人操持。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缉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挈之于右,益女工男工皆兼之矣。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另方面,又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传统的“男耕女织”差别很大的习俗。同时,也造就了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优良品格和不缠足、不束胸的健劲习气。又如闽粤赣山区不宜种麦磨面,客家人就在豆腐里塞上肉馅做成酿豆腐,形似饺子,与北方人吃饺子是一种承传和变异。又因经常迁徙移居的原因,家禽无法带走,便运用中原的腌制技术腌制家禽,便于携带和食用,如盐焗鸡,就是这样逐渐演变成的。另外,客家大本营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如客家方言中就保留着较多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音和古汉语词汇。
第三,闽粤赣三角地区土著居民的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由于民族间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双向式的,中原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以自己的优势文化去融合、征服土著居民;土著居民也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外来文化,双方在不断的碰撞中相互交融,最终孕育出一种新文化,即客家文化。
?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500多万人,享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和“中国金柚之乡”、“中国单丛茶之乡”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有“世界客都”之称。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