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能表
电能表
电能表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
目录
定义
分类分类
型号含义
电能计量
产品说明有功电能表
无功电能表
发展
原理应用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按原理划分
使用
技术分析
内容拓展定义
专门用来计量某一时间段电能累计值的仪表叫做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火表。
分类
按用途: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电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
按工作原理:感应式(机械式)、静止式(电子式)、机电一体式(混合式)
按接入电源性质:交流表、直流表
按结构:整体式、分体式
按接入相线: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表
按准确级:普通安装式电能表(0.2S、0.5S、0.2.0.5.1.0、2.0级)和携带式精密电能表(0.01、0.05、0.2级)
按安装接线方式:直接接入式、间接接入式
型号含义
第一部分:类别代号:D :电能表
第二部分:组别代号:
按相线:D—单相 S—三相三线 T—三相四线
按用途:B—标准 D—多功能 J—直流 X—无功 Z—最大需量 F—复费率 S:全电子式
Y—预付费 H—总耗 L—长寿命 A—安培小时计
第三部分: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862、864等
第四部分:改进序号:用小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第五部分:派生号 T—湿热和干热两用 TH—湿热带用 G—高原用 H—船用 F—化工防腐用
K—开关板式 J—带接收器的脉冲电能表
电能计量
电能计量单位
有功电能表kW · h (俗称度1kw。h=3.6×10的6次方在数值上表示功率1kw的用电器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无功电能表kvar · h字轮计度器窗口(液晶显示窗口):整数位和小数位不同颜色,中间小数点;各字轮有倍乘系数(无小数点时)多功能表液晶显示有整数位和小数位两位
准确度等级:
相对误差,用置于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
标定电流:标明于表上作为计算负载的基数电流值:I b
额定最大电流:电能表能长期正常工作,误差和温升完全满足要求的最大电流值:Imax
互感器电表接线图(资料样)
额定电压:
单相电能表标注:220V
三相表有三种标注法:
a.直接接入式三相三线:3×380V
b.直接接入式三相四线:3×380/220V
电能表常数:电能表记录的电能与转盘转数或脉冲数之间关系的比例数: r/kWh; imp/kWh
额定频率:50Hz
产品说明
有功电能表
电能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如:通过电炉转换成热能,通过电机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电灯转换成光能等。在这些转换中所消耗的电能为有功电能。而记录这种电能的电表为有功电能表。
无功电能表
电工原理告诉我们,
电能表资料样图,图3
有些电器装置在作能量转换时先得建立一种转换的环境,如:电动机,变压器等要先建立一个磁场才能作能量转换,还有些电器装置是要先建立一个电场才能作能量转换。而建立磁场和电场所需的电能都是无功电能。而记录这种电能的电表为无功电能表。无功电能在电器装置本身中是不消耗能量的,但会在电器线路中产生无功电流,该电流在线路中将产生一定的损耗。无功电能表是专门记录这一损耗的,一般只有较大的用电单位才安装这种电表。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时间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调节负荷曲线,改善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全面实行峰、平、谷分时电价制度,“削峰填谷”,提高全国的用电效率,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国内部分省市的电力部门已开始逐步推出了多费率电能表,对用户的用电量分时计费。1995年4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电力工业部联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计划用电工作会议上决定,用3~4年时间,在全国各大电网内,有计划、分步骤全面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制度。总目标是各网转移高峰电力10~15%,全国实现转移高峰电力 1000~2000万千瓦,推行的范围不仅是工业、商业用户,而且对非工业、农业用电也要逐步实行。在有条件的地区,即已经实行一户一表的居民用电区,也将有计划的开发低谷用电,实行峰谷电价,以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对电力用户采用不同时段和不同计费标准。鼓励低谷时段的电力消费。
1980年,河南地区首先提出了按峰、谷时间分段计量电能,以经济手段促进合理、均衡、科学用电的建议,继而开始进行了试点,通过几年实践,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经验。随后,山西省利用简易设备先后在一部分用电单位进行了联合试点。1982~1985年,全国许多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实行了电能分时计量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收费制度,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一些大的电网局也把它作为技术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