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轮复习论述.ppt

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轮复习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职业教育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说明职业教育存在矛盾,而这一矛盾又为扭转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 A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矫正训练2 (2014?海南高考)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①②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③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 A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易错点2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提醒 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矫正训练3 (2014?江苏高考)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解析 题眼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由题眼可知,我国对人口政策的调整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易错点 3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醒 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矫正训练 4 (2011?浙江高考) 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解析 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动荡,说明经济决定政治,①入选;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说明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的变化,②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错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易错点4 夸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提醒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矫正训练 5 (2013?新课标全国Ⅰ)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解析 ①从劳动的地位出发解释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入选;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④入选。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②排除;劳动群众不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夸大了人的能动性,排除③。 答案 B 易错点1 易错点2 易错点3 易错点4 热点聚焦 权威预测 深化改革 强势突围 热 点 解 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