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讲座1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雷电的活动和雷电流特征 雷击产生的雷电流的大小(强度)与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等许多因素有关。 一般平原地区比山地雷电流大,正闪击比负闪击大,第一闪击比随后闪击大, 。 雷电流的波形 根据IEC61312-1: 雷电流可分为三种典型的波形 5、冲击电流测试脉冲 10/350?s和8/20 ?s电流波形比较 7、雷电流的 实测波形 8、首次及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9、后续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10、长时间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第三章 雷电的危害方式 第一节 直击雷的危害 一、雷电流的热效应 由于雷电流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其热效应可以在雷击点局部范围内产生高达6000~10000?C,甚至更高的温度, 雷击烧毁树木 1、雷击点处热量 现代建筑、高层、金属结构,兼作防雷装置,引导雷电 流。雷电流作用,对金属物体的破坏作用必须考虑,雷击金 属物时,雷电放电通道直接与金属物接触,在雷击点产生的 热量可通过在雷电流持续时间内的积分来计算,即 ? 飞 机 被 雷 击 坏 ? 树 木 被 雷 击 而 折 断 图 由内压力引起的树木劈裂和建筑物的崩塌 浪涌电压现 象描述方法 A C 图2-1 波头和波长时间的定义方法 G 电流(kA)/电压(kV) μs F t2 0.1 1.0 0.9 0.5 D 极短时间 I B 时 间 t1 雷电流提供的总电荷可按以下积分来计算: (1.12) 首次和后续雷击,规定相应的波形参数 建筑物防雷类别 波形参数 第三类 第二类 第一类 100 150 200 电流幅值Im(kA) 10 10 10 波头时间t1(μs) 350 350 350 半幅值时间?t(μs) 50 75 100 总电荷Q(As) 表2-2(a)首次雷击的雷电流波形参数 100 100 100 波长(半幅值)时间?t(μs) 0.25 0.25 0.25 波头时间t1(μs) 50 50 50 电流幅值Im(KA) 第三类 第二类 第一类 建筑物防雷类别 波形参数 表2-2(b)后续雷击的雷电流波形参数 (2)几种常用的雷电过电压波形 及其近似表达式 ① 1.2/50 ?s波形 1.2/50?s波形是电气电子设备绝缘耐受性能试验中常用的标准雷电过电压脉冲波形, 0.9Um 0.3Um T1 50?s 0.5Um Um T1 ×1.67=1.2 ?s 图 1.2/50μs过电压脉冲波形 (1.20) 4、雷电流的波形表示浪涌电压现象 6、雷击放电的模拟波形 一个雷击放电的能量效应可以通过10/350?s脉冲电流波形来模拟。 ? 三类 二类 一类 2.5 5.6 10 W/R单位能量(MJ/?) 50 75 100 QS电荷量(c) 350 350 350 T2半波值时间(?s) 10 10 10 T1波头时间(?s) 100 150 200 I幅值(Ka) 防雷建筑物类别 雷电流参数 100 150 200 T1 / T2平均突度 (kA/ ?s) 100 100 100 T2半波值时间(?s) 0.25 0.25 0.25 T1波头时间(?s) 25 37.5 50 I幅值(kA) 三类 二类 一类 防雷建筑物类别 雷电流参数 100 150 200 Q1电荷量(c) 注:平均电流I= Q1/T 0.5 0.5 0.5 T时间(s) 100 150 200 I幅值(Ka) 三类 二类 一类 防雷建筑物类别 雷电流参数 11、雷击概率分析(符合IEC61024-1) 正闪击和负闪击的概率分布 雷电感应 雷电危害 直 击 雷 静电感应 电电反击 电磁脉冲 电磁感应 电效应 热效应 电效力 雷击火灾烧毁房屋 式中 W —热量,J; UAR—金属物体上雷击点处电弧压降,其经验值取为 20~30V; i—从雷击点注入金属物体的雷电流,A。 上式中,考虑到近似取为常数,并代入电荷表达式 2、雷电流的热效应 由于雷电流的作用时间很短,在计算雷击点处的温 升以及雷电流通过金属物体所产生的温升时,均可忽略 散热的影响,于是温度可表示为 式中 ΔT——温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