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搅拌摩擦焊 1991年,英国的焊接研究所(The welding institute,简称TWI)发明搅拌摩擦焊技术(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 FSW是一项创新的固态连接技术,最初用于铝合金,现在应用已经扩展到铜、镁合金、钛合金、钢铁等其他金属以及异种材料之间的焊接。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示意图 1. 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 首先将焊件牢牢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搅拌焊头高速旋转并将搅拌焊针插入焊件的接缝处,直至搅拌焊头的肩部与焊件表面紧密接触; 搅拌焊针高速旋转与其周围母材摩擦产生的热量和搅拌焊头的肩部与焊件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共同作用,使接缝处材料温度升高而软化。 同时,搅拌焊头边旋转边沿着接缝与焊件作相对运动,搅拌焊头前面的材料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随着搅拌焊头向前移动,前沿高度塑性变形的材料被挤压到搅拌焊头的背后。在搅拌头轴肩与焊件表层摩擦产热和锻压共同作用下,形成致密的固相连接接头。 接头形式:多层对接、多层搭接、T形接头、v形接头和角接等 2. 优点: 与传统的熔化焊方法相比,搅拌摩擦焊接头不会产生与熔化有关的如裂纹、气孔及合金元素的烧损等焊接缺陷; 焊接过程中不需要填充材料和保护气体,使得以往通过传统熔焊方法无法实现焊接的材料通过搅拌摩擦焊技术得以实现连接; 焊接前无须进行复杂的预处理,焊接后残余应力和变形小; 焊接时无弧光辐射、烟尘和飞溅,噪音低。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经济、高效、高质量的“绿色”焊接技术。 3. 局限性: 需要施加足够大的顶锻力和向前驱动力,同时需要由刚性的装置牢固地夹持待焊工件。 由于搅拌头的回抽,焊缝末尾会存在“匙孔”,焊接时需要增加“引焊板”和“出焊板”。 与弧焊相比,FSW缺乏相对的工艺适用性,对工装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应用于复杂焊缝的焊接。 出现焊接缺陷时,需要固相焊接方法进行补焊。 4. 搅拌摩擦焊焊缝组织: (1)基材区(BM):组织既无机械变形也未经受热作用; (2)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受热循环的影响,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3)热机影响区(thermo-mechanically affected zone,简称TMAZ):经受了机械变形和热循环的双重作用,微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b) (4) 焊核区(nugget zone,简称NZ):高温和剧烈的机械变形的双重作用,这个区域组织一般由细小等轴晶粒构成。 Advancing代表前进侧,此区域搅拌头在焊缝方向的切线速度与搅拌头行进方向相同;Retreating代表后退侧,此区域搅拌头在焊缝方向的切线速度与搅拌头行进方向相反。 前进侧 后退侧 热影响区与热机影响区结合部位 焊核区 铝合金FSW焊核区晶粒尺寸 material Plate thickness (mm) Tool geometry Rotation rate (rpm) Traverse speed (mm/min) Grain size (μm) 7075-T6[45] 6.35 — — 127 2-4 6061-T6[46] 6.3 Cylindrical 300-1000 90-150 10 Al-Li-Cu[40] 7.6 — — — 9 7075-T651[47] 6.35 Threaded,cylindrical 350, 400 102, 152 3.8, 7.5 6063-T4, T5[48] 4.0 — 360 800-2450 5.9-17.8 6013-T4, T6[41] 4.0 — 1400 400-500 10-15 1100Al[49] 6.0 Cylindrical 400 60 4 5454[50] 6.0 — — — 6 5083-O[51] 6.0 — — — 4 2017-T6 3.0 Threaded, cylindrical 1250 60 9-10 2095[52] 1.6 — 1000 75 1.6 Al-Cu-Mg-Ag-T6[53] 4.0 — 850 75 5 2024-T351[54] 6.0 — — 80 2-3 7050-T651[55] 6.35 — 350 15 1-4 Al-4Mg-1Zr[56] 10 Threaded, cylindrical 350 102 1.5 7475[57] 6.35 — — — 2.2 接头硬度曲线呈搅拌摩擦焊典型的W型。 大致可区分焊缝横截面的各个典型区域。从基材到热影响区,显微硬度下降,达到一个极小值后,随着靠近热机影响区至焊核区,显微硬度又上升至某一极大值。 摩擦搅拌焊缝的硬度分布曲线 表1-3 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焊接系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