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丹诗歌鉴赏形象类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英雄:多慷慨激昂、矢志报国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 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3)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 (5)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6)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7)征人:献身边塞、反战思归 (8)悲士:多功业难成,报国无门 北陂(bēi)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体现作者的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向往或追求; (1)作者用“清笳”“杵”“刀尺”“蒹葭浦”这些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寒意沉沉,萧瑟清冷的画面,表达了心中凄苦的离情。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 燕子----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 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思乡 音信、书信 高洁 * 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菊花,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菊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考点透视 鉴赏 形 象 评价 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江雪》中的渔翁)。 (2)景物形象 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等)。抒情诗中,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称之为“意象”。 (3)事物形象 是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如 《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子规》中的子规),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明确诗中所描写的是一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结合诗句分析)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和蕴涵的哲理) 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是一个( )形象; (2)通过( )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 动作、心理、语言等) ,表现出人物( )特点; (3)表达了作者( )情感。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词人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总体特点) 2、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