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减沉开采技术
第一节 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一、地表移动和破坏的形式
因地下采矿活动引发覆岩移动直至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地表移动与煤层采深、采厚、覆岩产状岩性,地表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地表移动和破坏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地表移动盆地
当工作面推进长度达到时,开采影响波及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在采空区上方的地表将逐渐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的沉陷区域,这种地表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或称下沉盆地。
在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中,原有地表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对位于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铁路、管线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 裂缝与台阶
在地表移动盆地外边缘区,地表经常出现裂缝。裂缝的深度和宽度受有无第四纪松散层及其厚度、性质和变形值大小影响较大。若第四纪松散层为塑性大的黏性土,一般拉伸变形值超过6~10 mm/m时地表才出现裂缝,塑性小的砂质黏土或岩石,地表拉伸变形值只需2~3 mm/m时,即可产生裂缝。
地表裂缝一般平行于采空区边界发展,对于浅埋煤层开采,经常产生平行于工作面的地表裂缝,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裂缝经历先张开而后闭合的过程。裂缝一般在地面以下5 m左右消失,个别的裂缝深度能达到20 m,甚至出现较大的台阶下沉,如图2-1所示。
图2-1 台阶状裂缝
3. 塌陷坑
急倾斜煤层开采时,煤层露头处附近地表往往呈现出严重的非连续性破坏,形成漏斗状塌陷坑,如图2-2所示缓倾斜或倾斜煤层开采浅部区域时,地表出现非连续性破坏,也可能出现塌陷坑如图2-3所示。
地表出现的裂缝、台阶或塌陷坑,对位于其上的建筑物、铁路和水体危害极大,因此,在“三下”采煤时,应尽可能避免其出现。
图2-2 地表塌陷漏斗 图2-3 浅部开采引起的地表漏斗状塌陷坑
二、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及特征
1.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
地表移动盆地是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岩层移动由下往上传递到地表的最终反映。
通常,当工作面距开切眼的距离达到1/4~1/2H0(H0为平均采深)时,地表受开采影响才开始出现下沉。习惯上把开采影响开始波及地表的开采空间宽度称为起动距。随着工作面往前推进,地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下沉值不断增加,最终在地表形成一个比开采范围大的下沉盆地。
如图2-4所示,当工作面由开切眼推进到位置1时,地表形成最大下沉值为W1范围较小的移动盆地,随着工作面由位置1向2、3、4和5位置推进,开采至位置1所形成的移动盆地以内的地表继续下沉,该盆地以外尚未移动的地表点陆续进入地表下沉范围,从而使移动盆地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一系列新的移动盆地和对应的最大下沉值W2、W3、W4、W5。
图2-4 地表移动盆地形成过程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地表移动盆地称为动态盆地。当工作面推进到停采边界后,虽然采煤工作结束了,但是,地表移动并未立刻停止,而是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才逐渐稳定下来并趋于静止,形成一个最终地表移动盆地,又称为静态移动盆地。
2. 充分采动和非充分采动
(1) 充分采动
如图2-4所示,对应于采煤工作面位置1、2、3和4,在移动盆地沿煤层走向的剖面内,下沉曲线的最大下沉值W1、W2、W3、W4是逐渐增加的。假设当采煤工作面由位置4推进到位置5后,移动盆地影响范围扩大了,但最大下沉值并没有增加,只是下沉曲线底部由尖点变成了平底。将把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开采区域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称为充分采动。即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后即使开采范围再继续扩大,但地表的最大下沉值不再增加。习惯上把达到充分采动时的开采称为临界开采,把地表下沉盆地出现平底或有多个点的下沉值达到最大下沉值的采动状态叫超充分采动。
达到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盆地如图2-5所示,超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盆地如图2-6所示,该图中1表示移动盆地平底以外的部分;2表示移动盆地的平底部分;3表示采空区上方的下沉曲线范围;4表示煤体上方的下沉曲线范围。
图2-5 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盆地图2-6 超充分采动时地表的移动盆地
通常采空区的长度和宽度均达到或超过平均采深1.2~1.4倍时,地表可达到充分采动。
(2) 非充分采动
如图2-4所示,采煤工作面未推进到位置4以前,地表任意点的下沉值均未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下沉值。将把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开采区域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称为非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的地表移动盆地犹如尖底的碗,如图2-7所示。
图2-7 非充分采动的地表移动盆地
工作面不管沿走向还是倾向,只要有一个方向未达到临界开采尺寸的情况就属于非充分采动。
3. 地表移动盆地特征
为了研究方便,常选取移动盆地主断面进行研究,主断面是指通过盆地内最大下沉点沿煤层倾向或走向的垂直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6_.pptx VIP
- 中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超声中信号处理.ppt VIP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7_.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9.pptx VIP
- 宝钢质量管理经验.doc VIP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Kuka控制系统 KR C5安装指南.pdf VIP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