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12题针对训练 5.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 cm处,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答案] D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6.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 cm [答案] A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二第3题针对训练 1.小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当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 cm,能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 [答案] 20 缩小 第五章过关测试二第6题针对训练 2.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透镜成实像。 [答案] 凸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二第7题针对训练 3.如图5-14所示是用一个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所组成的眼睛模型示意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边的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其中,属于近视眼模型的是( )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1题针对训练 1.下列现象中,属于描述光源的是( )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2.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D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4题针对训练 3.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的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答案] D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6题针对训练 4.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转动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化为( ) A.减小5°或增加5° B.减小10°或增加10° C.一定增加5° D.一定减小 [答案] B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11题针对训练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烛焰所成的像( )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 [答案] D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18题针对训练 6.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 m,如图5-20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 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 m B.1.5 m C.2 m D.3 m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第25题针对训练 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5-21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1)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有反射光线的硬纸板F向前(后)转动,观察在硬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________,这样做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沿BO向平面镜射入新的入射光线,则反射光线沿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显示光路 (2)不能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OA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略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至2030病人自控镇痛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在深化学生道德认知与价值观塑造中的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公园管理制度.docx VIP
- 模具钳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pdf VIP
- [科技出版社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08new-第8章绿色设计.ppt VIP
- 2025年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刑事技术·法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某引水工程取水口及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JTS145-201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docx
- 黑布林阅读初三17《足球先生》中文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