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 山东卷(四) 语文.docVIP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 山东卷(四) 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 山东卷(四) 语文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四)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 ,“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 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 栩栩如生 一蹴而就 B.品位 栩栩如生 一朝一夕 C.品味 惟妙惟肖 一朝一夕 D.品位 惟妙惟肖 一蹴而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 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 ①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 ②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 ③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 ④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 ⑤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A.③①②⑤④ B.③⑤①④② 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⑤③① 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①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②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③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