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醇研讨
(1)甲醇 甲醇(俗称木精):甲醇最初是从木材干馏得到的。纯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酒精的气味,有毒性,甲醇蒸气与眼接触可引起失明,误服10ml失明,30ml致死。 (2)乙醇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乙醇具有酒的气味,能与水混溶。乙醇易燃,其蒸气爆炸限为3.28%~18.95%。目前,工业上以大量乙烯在硫酸作用下水解来制备乙醇,但酒类饮料中的酒精主要是由糖的发酵来制取的。 (3)乙二醇 乙二醇(甘醇)HO-CH2-CH2-OH:乙二醇有甜味,俗称甘醇,它是最简单的和最重要的二元醇,是黏稠状的液体,沸点197℃。乙二醇能与水、乙醇、丙酮混溶,但不溶于乙醚。乙二醇是合成纤维、涤纶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又是常用的高沸点溶剂。乙二醇50%水溶液的凝固点为-34 ℃,因此可用作汽车冷却系统的抗冻剂。 (4)丙三醇 丙三醇(甘油):甘油为无色有甜味的黏稠液体,沸点290 ℃,甘油与氢氧化铜作用生成甘油铜,是一个鲜艳蓝色的物质,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多元醇。 甘油的用途很广泛,在印制工业、化妆品工业及烟草工业中作为润湿剂,也用来制备炸药等。硝酸甘油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在医药上用来治疗心绞痛。还可以用于合成树脂和食品工业等。 * * 6 醇、酚、醚 6.1醇 6.1.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 1 、醇的结构 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应中心。 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具有一定的活性,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 1)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 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 2)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 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芳环侧链有羟基的化合物,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 3)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 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2、分类 1)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 2)简单的一元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3.醇的命名 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基碳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最靠近羟基一端编号,……称为某醇。 3)系统命名法 选长链——含羟基碳; 编位次——羟基始。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 6.1.2 醇的物理性质 饱和一元醇是无色的,低级醇是液体,高级醇是固体。 相对密度小于1。 在随中的溶解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沸点和熔点较相应分子量的烷烃高。 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以上则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阻碍了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点越高。如乙二醇(bp=197℃)、丙三醇(bp=290℃)可与水混溶。 溶解度: 6.1.3 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醇钠的生成 [解释] 烷氧负离子的稳定性 Na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燃,故常利用醇与Na的反应销毁残余的金属钠,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 较强的碱 较强的酸 较弱的酸 较弱的碱 醇钠(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 CH3CH2O- 的碱性比-OH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X的反应活性: HI HBr HCl 醇的活性次序: CH3OH 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 Lucas试剂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 醇与卢卡斯试剂的反应 3o 醇——震荡立即出现混浊分层 2o 醇——慢慢混浊分层 1o 醇——加热慢慢出现少许混浊 3、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 4、与酸反应(成酯反应) 1)与无机酸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无机酸酯。 高级醇的硫酸酯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之一。如 C12H25OSO2ONa(十二烷基磺酸钠)。 2)与有机酸反应 5.脱水——消除反应 1).分子内脱水: 2).分子间脱水: 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 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醇的脱水反应活性: 3°R-OH 2°R-OH 1°R-OH 醇脱水反应的特点: 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例如: 常用的氧化剂: 6、氧化 伯醇、仲醇分子中的α-H原子,由于受羟基的影响易被氧化。 氧化产物: 由伯醇制备醛收率很低,因为醛很容易被氧化成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制度、3手残事故应急处置制度、4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docx VIP
- 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x VIP
- 2025年邯郸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旧房加固与改造施工方案探讨.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培训课件.pptx VIP
- YB∕T 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表.xlsx VIP
- 施工放样记录表.xls VIP
- YB∕T 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pdf
-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带计算程序).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