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 (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J型增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度曲线 S型曲线增长的增长速度和增长率曲线图 [解析] (1)计数时可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方法计数边界上的植株数,样方共含8株。 (2)据计算式:N∶50=42∶13,N=160。 (3)原面积内平均50个细菌,4 h后相同面积内细菌数为80×10=800 故4 h内细菌种群数量存在如下关系:50×2n=800,则n=4,4 h分裂4次,则每次所需时间为1 h。 [答案] (1)8 (2)D (3)1 [学一技] 1.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方法归纳 方法 名称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 (计数板计数) 取样器 取样法 对象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鼠、鸟、鱼等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跳蝻)和虫卵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 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动物 方法 名称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计数板计数) 取样器 取样法 过程 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环境→重捕→计算→估计种群密度 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计数统计→计算种群密度 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准备取样器→确定取样地点→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和分析 方法 名称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 (计数板计数) 取样器 取样法 计算 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内个体总数) 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1、n1、n3……nm,则种群密度= 若小格体积为 3,则1 mL中个体数= ×103×稀释倍数 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注意事项 (1)样方法:样方的获取——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 样法);样方的大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计算时应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并求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2)标志重捕法: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有大的迁入、迁 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不易脱落。 (3)显微计数法:计算时不要忘记稀释倍数的计算。 (4)样方法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 1.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解析:本题结合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标志重捕法适用于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种群内不同个体的快速混匀的生物类型,如灰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移动的生物(如植物)或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 答案:D (2011·南京二模)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