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课件1研讨
化学研究物质的总体思路 化合物的性质 化合物存在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历程 能量最 低原理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2. 合成或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更多的新物质 3。预测物质的性能 1.为什么碳、氮、氧、氟与氢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CH4、NH3、H2O、HF)中氢原子的数目不相等? 2.为什么白磷比红磷活泼,氧气比氮气活泼? 3.为什么氧化镁可用做耐高温材料,硅可用做半导体材料,金属可用做良好的导电材料? 4.为什么常温下氯气是气体而碘是固体?为什么水在相同条件下比冰的密度大? 4。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 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 5。研究物质结构,实现绿色合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类每年都从实验室或工厂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新物质的制造,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实现用简单、安全、环境友好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求的物质的绿色合成方法,需要研究物质的转化规律,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机理,合成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物质结构深入的研究。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制备 高效太阳能电池 材料 记忆合金骨 科内固定系列 特种陶瓷 光导纤维内窥镜 信息科学 形状记忆合金发动机 材料科学 氨基酸 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 太阳灶 课程结构 1.绪言(专题1) 2.正文 3.结束语(专题5) 原子结构(专题2) 分子结构(专题3) 物质性质(专题4) 1.化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1)石器时代: (2)陶器时代: (3)铜器时代: (4)铁器时代: 人类生产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2.近代化学发展里程 (2)18世纪,波义耳(化学之父) 最早提出元素的科学定义; (3)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之父) 提出了原子学说;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 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构成的,即原子 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实心球体,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4)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1860年,国际化学界确立了原子分子论。 (5)1869年,已有63种元素为科学 家所认识,门捷列夫将各元素按 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揭示了 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元素周 期律。 电子在球体运动 (6)1897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7)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9)电子云模型(几率说) (8)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 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 道上运动的原子 结构模型。 科 学 探 究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微粒称为原子(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这是古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分开来,并且仍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可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人们把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学说叫原子-分子论。原子-分子论的创立,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是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是电子的发现者,他认为一切 原子中都有电子。从此,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本身还具有复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 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的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弹回。 科 学 探 究 (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