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表面张力的时间效应一般规律 2 对于一定的表面活性物质,溶液浓度越大,则表面张力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幅度越大,而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 3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的存在可以大大地减小表面张力的时间效应。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的存在对溶液表面张力的时间效应影响不大。 1 对于同类物质,分子量↑,时间效应越明显。对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来说,C↑,时间效应越小;碳氢链越短,则时间效应就越大。由于分子越小,扩散阻力越小。 日常生活、农业及能源、环保、军事等工业领域,表面活性剂与固体接触更多,因此研究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上式假设溶剂未被吸附,对于稀溶液适合。表面活性剂溶液一般都是稀溶液。故此计算公式亦可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在固体上的吸附。 1.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量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测定方法:将一定量的固体与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溶液一同振摇,待平衡到达后,再测定溶液的浓度。自浓度的改变即可计算出每克固体所吸附的溶质 溶液中的组分2 的量 2.表面活性剂的在固—液界面上吸附机理 ①离子交换吸附 ②离子对吸附 ③氢键形成吸附 ④π电子极化吸附 ⑤色散力吸附 ⑥憎水作用吸附 3.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吸附因素 ①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长 碳氢链越长越易于吸附,即在溶液浓度比较稀时有较高的吸附量, RO C2H4O 6H在石墨化炭黑上的吸附 1-C12-;2-C10H21-;3-C8H17;4-C6H13-;5-H- ②温 度 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的吸附量,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 C12H25NH2·HCl在氧化铝的吸附 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温度低时与水完全混溶,温度上升至一定值 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时则析出,即温度高时逃离水的趋势强。与此相反,其表面吸附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C8H17O C2H4O 6H在石墨化炭黑上的吸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③溶液的pH值 对于某些吸附剂,如氧化铝、二氧化钛、钛铁矿及羊毛尼龙纤维等,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其上的吸附与pH值有关。pH值较高时,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较强,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反之。 正离子 负离子 ④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在固体上的吸附 一般吸附剂在水中 中性时 ,表面上带有电荷,因而较易吸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易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则除亲油基的影响外,尚需注意亲水基 一般为聚氧乙烯基 的作用。当聚氧乙烯链较短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比阴离子面活性剂的吸附大;当聚氧乙烯连相当大时,则可能吸附较少。因此也可以看出,随着聚乙烯链增加吸附量减少。 ⑤无机盐的影响 溶液中加中性电解质,使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更容易进行,最大吸附量也有所增加,原因? C12H25N CH3 3Br在石墨化炭黑上的吸附 ⑥吸附剂的表面性质 作 业 P177 30、31、32、33 * 1.表面过剩 如图所示,a及β分别为两不相混溶相,AA′BB′即为与a相及β相内部成分不同、性质不同的界区域,即界面相 σ相 。 表面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就叫吸附。对于两不相混溶液间的界面并非界限分明的几何平面,而是界限不十分清楚的薄层;此薄层可以是一、二或几个分子厚,其成分和性质与界面两边内部不同,此薄层称为界面相 或表面相 。 ①定 义 若在σ相中划一平面SS′Va及Vβ分别为体系中自体相a及β内到SS′面时的二相体积。若Va及Vβ中的浓度皆是均匀的,则整个体系中组分的摩尔数将为 式中, 为实际体系中组分i的摩尔数, 即为实际体系与理想体系中i的摩尔数差,称为表面过剩,若以SS′面的面积为A,则单位面积上的过剩为 就叫作表面过剩,也叫表面浓度或吸附量。 的含意: ③ 的物理意义 自1cm2的溶液界面和内部各取一部分,其中溶剂量相等,则界面部分的溶质与内部溶质所相差的摩尔数(可多、可少); 若其中一项为液相(如α相为液相,β为气相),则有Cα Cβ,即nα nβ。有 nσ n0- nα+nβ ≈n0-nα。 (n0-nα)/A 1 按Gibbs规定法定义的 具有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之差的意义。即相对于等量的溶剂摩尔数在表面区含有的溶质摩尔数和在内部 本体相 含有溶质摩尔数之差。 2 的单位与一般浓度单位不同,它是单位面积上的摩尔数,即mol·cm-2。 的数值可正可负。 值随SS’面选择不同而不同,只有将界面按照一定原则选定后,才有明确的意义。 2.Gibbs吸附公式推导 2.1划定SS’界面 Gibbs利用溶剂过剩量为零的办法确定SS’的位置。设定溶剂的浓度与高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在aa’面以下浓度不变,为α相;在bb’面以上的浓度不变,为β相;在表面相σ内,即aa’与bb’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