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中五上) PAGE  PAGE 8 《始得西山宴游記》柳宗元 甲 主旨: 本文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作《永州八記》的首篇,旨在借西山來抒發自己被貶後的情懷,一方面藉遊覽西山以消除內心的害怕;另一方面藉西山不同凡俗的形象來自比,以作慰解。 乙 體裁:遊記 丙 內容大要: 1. 全文可分三大部分: 1.1 寫作者被眨永州後,遊覽山水的情況: 1.1.1 先寫自己貶居永州後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 .處境: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故以「僇人」(即遭受貶謫的罪人)自稱。 .心情:因受政治迫害,所以柳宗元終日惶恐不安。「恒惴慄」三字,便概 括了他的心情。 手法: 文章一開始就交待作者遭貶的心情,其好處是: .點明作者放情山水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精神上的解脫。 .引出下文,並緊扣著如何通過遊覽西山的美景,以消除心頭的害怕。 1.2 次寫作者如何打發日子: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豁,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作者打發日子的方法是: 每有閑暇,作者便出行,縱情遊覽。常與自己的好友登高山,入密林,盡遊曲折的溪澗,尋訪幽泉怪石的地方,從來不怕其遠。 每到一處勝地,就披草席地而坐,傾壺酣飲,一醉方休。醉後就互相枕著睡覺作夢。平常想到的事情,在夢中出現。睡醒之後便回去。 1.2.3 作者遊覽後的心情: 在遊覽完永州山水名勝後,作者的心情是怡然自得。 1.3 最後,引入宴遊「西山」的正題。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遊了各名勝後,產生了一個感覺:以為凡永州的名勝,皆已遊覽過,故未得知西山之怪持。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既點明作者未知西山,又暗示他將遊西山;對全文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寫始得西山宴遊的情況: 2.1 寫始得西山的經過: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楱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 2.1.1 先交代遊西山的時間:在文章後寫上「是歲元和四年」。 2.1.2 次述發現西山之地點:在法華西亭。柳宗元坐在法華西亭遙望西山,始覺西山景色奇特,指點而稱異。 2.1.3 後寫發現西山之位置:要「過湘江,緣染溪」,於是就讓僕人過湘江,緣染溪而上,砍去灌木,焚去雜草,開出山道,直到西山最高處。 2.2 具體寫宴遊西山的情形: 2.2.1 先寫作者登西山之所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寫作者攀上西山頂峰,席地而坐,兩腿伸開,極目四顧,西山周圍數州的土地,都像在作者的臥席之下。 2.2.2 次寫作者精心描繪的西山奇景: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 上列文字可分三個層次來說明: 2.2.2.1 先描寫在西山最高峰看到下面的山勢: .俯瞰西山,只見山谷溪澗,空洞幽深。 .山丘高處,猶如蟻穴外的小土堆。 .洼陷之處,仿如一個個小坑穴。 .在山頂上看到的尺寸之地,實際有千里之大。 2.2.2.2 次將整個西山的景色加以描繪:西山周圍,層山起伏,山水迴繞,遠接天際,這一切奇特的景象皆盡收眼簾,無所逃遁。 2.2.2.3 最後通過作者對西山的主觀認識,表明西山的突出:西山以其雄偉的氣勢,而有別於這些小土丘。 2.2.2.4 此段的文字的特點有二: .作者以西山象徵自己出眾的才華、高潔的品格,而恥與世俗之 徒為伍,含有懷才不遇之歎。 .作者不直接寫西山,而是寫了許多其他的山丘來襯托西山,如「不與培塿為類」的培塿,從而突出了西山之高。 2.3 最後寫作者在當時環境下的感受: 2.3.1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2.3.1.1 作者說自己在山頂,好像與天地間的浩然之氣俱在,與主宰世間萬物的造物者同遊。 2.3.1.2 抒發了在山顛飽覽自然景色時,精神為之一振,心胸開闊,忘懷 一切,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2.3.2 次記遊西山的情形: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描寫作者自酌自飲,頹然醉倒,忘卻日落西山的神態。 2.3.3 後寫日落後的黃昏景色及作者的心情: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及形釋,與萬化冥合。」 2.3.3.1 紅日西沉,黃昏時份的暮氣,從遠處逐漸向身邊移近。 2.3.3.2 直至天色已黑,但作者還不打算回去,反映作者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當中。 2.3.3.3 由於作者的心神凝結,身軀似乎完全解體,整個身心完全融化於大自然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此時,作者才真正忘卻了自己是個「僇人」,因此也忘卻了「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