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江苏专用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讲义Word文档:必修1 第二章 第5讲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的判读与应用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eq \b\lc\{\rc\ (\a\vs4\al\co1(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2.周期
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航天发射基地的选址
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题组一 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2013·天津文综改编)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a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示为(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顺时针 D.逆时针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北极星在宇宙空间位置相对不变,所以人们观测a恒星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第2题,观察者看到恒星的视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据此可计算摄影者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
题组二 自转的速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a、b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为V≈111×15×cos φ(φ为所在纬度)千米/时。该地的自转线速度为1 300~1 400千米/时,而中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为837~1 447千米/时,故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又因为图上越往北自转线速度越小,按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的规律可知,越往北纬度应越高,所以图示区域在北半球中纬度。第4题,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还有海拔,在同纬度条件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归纳总结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考点二 昼夜交替和时间计算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现象
①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
③晨昏线:图中AOB为晨线。
(2)昼夜交替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
提示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2)地方时eq \b\lc\{\rc\ (\a\vs4\al\co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提示 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题组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八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莱芜市2016届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数学试题.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doc
- (新人教)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复习学案1.3受力分析.doc
- 2017版《优化方案》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版《优化方案》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交所-2025研报】西藏旅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安井食品 2025中期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德基科技控股 中期报告2025.pdf
- 【KPMG China-2025研报】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pdf
- 【上交所-2025研报】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宁波精达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乐舱物流 2025年中期报告.pdf
- 【港交所-2025研报】绿色动力环保 2025 中期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 【上交所-2025研报】科力远2025年半年度报告.pdf
文档评论(0)